四路口隘
即今浙江永康市东北四路镇。《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四路口隘“在县东北六十里,与东阳县接界。《闻见录》:自永康趋东阳,出四路口长户坑,为往来之径道”。
即今浙江永康市东北四路镇。《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四路口隘“在县东北六十里,与东阳县接界。《闻见录》:自永康趋东阳,出四路口长户坑,为往来之径道”。
即今西藏申扎县西北一百八十里孜桂错。东南距嘉零湖十八里。清末辛亥年版 《西藏新志》 卷上: 嘉零湖 “自西北隅流出,而入查尔喀特湖”。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会川府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二十五年(1392)升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属建昌卫。二十五年(1392年)升为会川卫。
在今陕西旬邑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54三水县“梁渠川”条下:万寿湫“唐大历八年,因风雷而成,民资以灌溉”。
隋置,属辽西县。即今辽宁义县东南石佛堡南王民屯。《新唐书·地理志三》 幽州幽都县:“隋于营州之境汝罗故城置辽西郡,以处粟末靺鞨降人。”唐置汝罗守捉于此。在今辽宁省义县东南、王民屯西大凌河西岸。唐置汝罗
在今江苏姜堰市西北。《舆地纪胜》卷40泰州:鸡雀湖“在海陵县东”。《方舆纪要》卷23泰州:“鸡雀湖在州东北四十里。周三十里。旧多鸡雀飞集, 因名。”
1913年改宁羌州置,属陕西汉中道。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2年改为宁强县。旧县名。1913年改宁羌州置,治宁羌(今陕西宁强县城关镇)。1942年改名宁强县。
北宋建隆三年(962)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甘谷县。熙宁三年(1070)升为伏羌城。
即今河北鹿泉市东南三十二里寺家庄镇。明嘉靖《获鹿县志》卷2:寺家庄集“在城南四十里”。
在今山东阳谷县南。《方舆纪要》卷33谓“即齐桓公会江、黄时所筑。又鲁将曹沫挟匕首劫齐桓公处,亦名阳谷亭”。
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三里。《方舆纪要》卷121平越府: 叠翠山 “群峰稠叠,青翠可挹,三江皆会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