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坡头镇

坡头镇

即今河南济源市南四十里坡头镇。其下有渚,即古马渚。清乾隆 《济源县志》 卷2: “马渚,在坡头。”


(1)在河南省济源市南部、黄河北岸。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坡头,人口 3450。因处马鞍山南坡之头得名。1955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花生等。有机械、化工、面粉、油品加工等厂。焦柳铁路、济洛公路经此。古迹有梨树沟遗址等。(2)在湖南省汉寿县东部。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坡头,人口 4000。以地处河旁高坡,为航船停靠码头,故名。1956年为坡头乡。1958年并入鸭子港公社,1961年析置坡头公社。1984年置坡头镇。主产稻,并产棉花、苎麻、湘莲、柑橘等。有碾米、轧花、农机修理等厂。为县境大镇,是西湖大垸农副产品主要集散地。有公路通城关镇。沅江航道常年通航。(3)在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中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坡头圩,人口 3500。镇区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因地处坡首(头)得名。1949年属湛江市滨海区,1951年改隶吴川县第八区。1958年归湛江市郊区,称坡头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撤区建镇。地处湛江溺谷湾东岸台地平原区。农产甘薯、稻、花生、甘蔗。有电器、制砖、五金、塑料、化工、纺织、油漆、爆竹等厂。有公路接325国道并通乾塘、麻斜。纪念地有坡头抗法五烈士墓、法国侵略者设的监狱遗址,古迹有集成书院。(4)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南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坡头,人口 1120。明代以地处沟坡尽头得名。1949年设楼村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改设坡头镇。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苹果和杏。为县辣椒集中产地。有农机、砖瓦等厂。有公路通城关镇。(5)在陕西省蒲城县西部。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坡头村,人口 1830。因村建于塬坡上端,故名。1961年设坡头公社,1984年改乡,2001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柿子。有水泥、机械、造纸等厂。有公路接西禹公路。境内安王村有唐睿宗桥陵。


猜你喜欢

  • 马岭

    ①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资治通鉴》:唐天祐三年(906),“李克用遣其将李嗣昭将三千骑攻邢州……(朱)全忠遣右长直都将张筠将数千骑助(牛)存节守城,筠伏兵于马岭,击嗣昭。败之,嗣昭遁去”。《方舆纪要》

  • 乌虎水

    即今广东和平县东北鱼潭江。《清一统志·惠州府》:乌虎水“在和平县东北六十里。《(广东)通志》谓之镇水。源出紫云山,东北流经乌虎山下,又东合和平水”。

  • 松江县

    1914年改华亭县置,属江苏沪海道。治所即今上海市松江县。取吴松江为名。1927年直属江苏省。1958年划归上海市。旧县名。1914年改华亭县置,治今上海市松江区松江镇。原属江苏省,1958年划归上海

  • 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纪台村。《水经·巨洋水注》 引 《鲁连子》 曰: “朐剧之人辩者也。” 《寰宇记》 卷18潍州昌乐县 “废剧县”下引 《鲁连子》 作: “孟子,剧之辩者。”古邑名。战

  • 东乡市

    即今广东广宁县西南东乡镇。南朝宋以至北宋间,尝为化蒙县治。

  • 叶家山

    一名榜山。又名梅坡。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南四里。《清一统志·沅州府一》:叶家山“潕水经其下,登临眺览,为郡中胜境”。

  • 石阶山

    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隋书·地理志》:武当县有石阶山。《寰宇记》卷143武当县:石阶山,“《隋图经》云: 一名华岳地肺,一名肺山”。

  • 曲仁里

    在今河南鹿邑县一带。春秋时地属楚县。《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正义》引《括地志》:“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在今河南省鹿邑县附近一带。春秋地属楚苦县。《史

  • 大龙田墟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北二十里龙田镇。明嘉靖《兴宁县志》卷2:“冷水井,俗呼冷井水,又两岐:一至大垅田(垅或作龙)。”

  • 江夏城

    在今湖北蕲春县境。《寰宇记》卷127蕲州蕲春县:江夏王城“晋江夏王所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