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石桥镇
又名坦直桥镇。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二十四里坦直镇。清光绪 《南汇县志》 卷1: 坦石桥镇“相传陆氏世居此,曾建大石桥,环而高,后圮,乃平之,遂呼为坦石桥”。
又名坦直桥镇。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二十四里坦直镇。清光绪 《南汇县志》 卷1: 坦石桥镇“相传陆氏世居此,曾建大石桥,环而高,后圮,乃平之,遂呼为坦石桥”。
①北周置,治所在和政县 (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保定元年 (561) 废。②北周置,治所在美相县 (今甘肃临潭县)。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潭、卓尼二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北周置,治美相县(今甘
即今西藏定结县东南定结。《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丁吉牙城“在日喀则城西南四百十里”。
元至元二十九年 (1292) 改蒲峪路置,属辽阳行省。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东北金城乡古城村。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乌裕尔河及呼兰河流域。后废。
即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清光绪 《蓬州志》: 河舒场 “在清溪之东北,距周口二十五里。旧场在北一里许龙凤坝,曰龙凤场。河舒场者,旧为河猪市。康熙中于此建河舒佛寺,乾隆四十二年徙场就之”。
在今陕西洋县东北。《水经·沔水注》:汉水“又南径阳都坂东,坂自上及下,盘折一十九曲,西连寒泉岭”。
当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乌拉特前旗东之乌拉山。《魏书·蠕蠕传》:始光二年(425),世祖分五路伐蠕蠕大檀,“宜城王奚斤、将军安原等西道从尔寒山”。
①在今浙江平阳县南鳌江镇。《方舆纪要》卷94平阳县:江口关在“县南二十五里。下临横阳江,为往来冲要”。②在今湖南石门县西。《清一统志·澧州》:江口关“在石门县西二十里三江口”。(1)在今湖南省石门县西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降顺宁府置,属大理府。治所即今云南凤庆县。十七年 (1384) 复升为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降顺宁府置,治今云南省凤庆县。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凤庆、昌宁等县。十七年复升
①一名石公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八里,与焦山对峙。《清一统志·镇江府 一》: 石公山 “一名象山,形如双象。《府志》: 焦山两狮形,象山两象形,狮象截水之下流,郡之门户在焉。岩有洞曰象山洞”。②在今浙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骆驼乡水胜村戈壁滩上。座北向南,呈长方形,面积为29.92万平方米。分前后两城,为夯土板筑城垣。内出土汉五铢及唐代铜、铁器。为保存最完整的汉至唐之城堡之一。在甘肃省高台县城西南2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