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仪镇

大仪镇

北宋置,属江都县。即今江苏仪征市东北大仪镇。《宋史·李重进传》:建隆元年(960),太祖亲征李重进,“次大仪顿”。即此。


(1)在江苏省仪征市东北部。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仪集,人口3300。始建于宋,相传原名灵宣古镇,后因韩世忠打败金兵于此,曾举行盛大庆功仪式,故名大仪。成集市后,称大仪集。1949年由江都县划归仪征,名大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6年置镇。1999年香沟乡并入,2000年大巷乡并入。有凤岭水库和迎风水库,下游河谷连通杨寿河。主产小麦、稻、油菜籽。有纺织、机械、塑料、油毡、农机、玩具、制药等厂。扬天、泗大、大菱等公路经此。(2)在四川省仪陇县西北部。面积38.4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太平场,人口3600。镇以大仪山得名。1952年建太平乡,1961年为太平公社。1981年更名大仪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并大仪乡入先锋镇,1994年复置。2000年建镇。产蚕茧、生猪等。有砖瓦、酿酒等厂。公路东南接唐巴公路。有大仪山风景区。


猜你喜欢

  • 江会郡

    北周天和五年(570)改开江郡置,属开州。治所在新浦县(今四川开县西南南门镇西北)。建德五年(576)废。北周天和五年(570年)改开江郡置,治新浦县(今重庆开县西南)。属荆州。辖境约当今重庆市开县、

  • 三阜城

    唐置,为巂州治。在今四川西昌市。唐樊绰《云南志》卷1:“至苏祁四十里,至巂州三阜城四十里。”注:“州城在三阜山上。”

  • 孟乃

    又作募莱。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北四十四里募乃。明代属孟连宣抚司。明谢肇淛 《滇略》 卷3: “孟连所属内有孟乃场矿出银,世专其利,以致殷富。”

  • 周四沟堡

    明置,属永宁县。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刘斌堡乡东周四沟。《方舆纪要》 卷17永宁县: 周四沟堡,“ (明) 嘉靖十九年创筑,周二里有奇。其西北有黄土岭、西石河镇、口外山口诸冲”。

  • 和东县

    1939年冀鲁豫边区由和顺县东部析置,属太行区。治松烟镇 (今山西和顺县东南松烟镇)。1945年4月撤销,与和西县合并,复置和顺县。旧县名。太行抗日根据地设。1939年由山西省和顺县东部析置。以地处县

  • 婆速府路

    亦作婆娑府路、博索府路。金置,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东南部、吉林西南部与朝鲜慈江道及平安北道部分地。元初直隶辽阳行省,至元二十五年 (1288) 废为婆娑府巡检司。

  • 蒲家庄

    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东南七里。为清代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 的作者蒲松龄故里。集镇名。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部。属洪山镇。人口1220。建村宋代,初名三槐庄,以村内有古槐三株得名。明初以村东有井,井

  • 毕节驿

    元置,即今贵州毕节市。

  • 淝河

    指今安徽北部之北淝河。《方舆纪要》 卷21怀远县: 淝河 “在县东北二十里。源出宿州龙山湖,东南流,经县之双墩村,入于淮。…… 《志》 云: 县北十五里又有淝河,自蒙城县流入境,与宿州之淝河合流入淮”

  • 辽县

    1912年改辽州置,属山西冀宁道。治所即今山西左权县。1930年直属山西省。1942年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于此的左权将军,改名左权县。旧县名。1912年由辽州直隶州改置,治今山西省左权县城关镇。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