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同市

大同市

①又称南市。隋东都三市之一。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西南部。《大业杂记》载:“大同市周四里,在河南县西十里。”徐松《唐两京城坊考》说:此市“周四里。市开四门,邸一百四十一区,资货六十六行”。唐迁于固本坊,改称西市(旧大同市在其东北,唐改大同坊)。

②1949年5月当地解放后由大同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山西大同市。同年8月改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北部、长城南侧。面积1.41万平方千米(市辖区2080平方千米)。人口295.9万(市辖区139.9万)。辖城区、矿区、新荣、南郊4区和阳高、天镇、广灵、灵丘、大同、浑源、左云7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区。为中国北方历史名城和军事重镇。秦于今市区东北古城置平城县,属雁门郡。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孝武帝拓跋珪自盛乐迁都于此。北齐为恒州治。唐为云州及云中县治。辽为陪都,析云中县置大同县,后为大同府、路治。《寰宇通志》:大同府“以在大同川,故名”。1949年由大同县析设大同市,属察哈尔省直辖市(地级)。1952年为山西省辖市。1958年由晋北专区代管。1961年复为山西省辖市(地级)。1970年由雁北地区代管,1972年为省直辖。1993年雁北地区撤销,所属大同、天镇、灵丘、阳高、左云、广灵、浑源等县划入。地处大同盆地西北部。桑干河、御河、十里河、浑河、南洋河、西洋河、壶流河、唐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产以玉米、谷子、小麦、莜麦、豆类、薯类、甜菜、胡麻、白麻为主。矿产有煤、铁、金、铜、石灰石、高岭土、石墨、白云石、云母、大理石、耐火黏土等。特产铜火锅。有“煤都”之称。有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材、医药、制糖、食品等工业。同蒲、京包、京原、大秦铁路和108、109、208国道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观音堂和天镇慈云寺、灵丘觉山寺、阳高云林寺、浑源悬空寺、永安寺、北岳恒山等。


猜你喜欢

  • 酉阳州

    元置,属怀德府。治所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元末明玉珍改为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复为酉阳州, 八年(1375)升为宣抚司,天启初又改为宣慰司。清乾隆元年(1736)升为直隶州

  • 花园头关

    即今河南西峡县西北花园关。明置花园头巡司。《方舆纪要》卷51淅川县:花园头关“在县西北二百里。本在内乡县西北,成化中改属县界。今有巡司戍守”。

  • 安府

    明永乐五年(1407)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衙仪县(今越南中部义静省宜春)。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大部分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 良禾岭

    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南境,接祁门县界。明嘉靖《池州府志》卷1:良禾岭“在(建德)县东四十五里。径入祁门。下五里有龙池洞,高敞如室。前有三石,池水注悬崖,如瀑布然”。

  • 上朱岭

    即仙居岭。亦作上洙岭、上株岭。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境。清同治《萍乡县志》卷1:上朱岭“在县西仙居里,距城六十里。有石坚赤如朱,冶者取以锻铁”。

  • 车轴山

    在今河北丰润县城南。《清一统志·遵化州》:车轴山“在丰润县南十里。孤圆而高,若卧毂然”。山上有寿峰寺,又称无梁阁。

  • 普会寺

    蒙古语称希日穆仁庙,或作锡拉木伦召。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建,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百灵庙) 东南希日穆仁苏木。因锡拉木伦河流经庙北,俗称召河庙。

  • 湄港市

    即今湖北通山县南八里湄港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 通山县南有湄港市。

  • 虖池河

    即滹沱河。在今山西、河北二省境内。《周礼·职方》: “正北曰并州,其川虖池。” 《汉书·地理志》 河间国乐城县: “虖池别水首受虖池河,东至东光入虖池河。” 即此。

  • 盐禄州都督府

    唐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哈萨克斯坦咸海东北锡尔河下游一带。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