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登山
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五里。《方舆纪要》卷122印江县:大圣登山“山高耸,为县境之望”。
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五里。《方舆纪要》卷122印江县:大圣登山“山高耸,为县境之望”。
在今浙江杭州市。《清一统志·杭州府》:虚白堂“在府城内旧治。唐白居易有诗,刻石堂上,后为钱氏都会堂”。
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河北三河市西南。东汉改作潞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北京市通州区北古城村。属渔阳郡。东汉改名潞县。
在今河北任丘市南。《方舆纪要》卷13任丘县“金沙岭”条下:“县南有白马峰,其后水流决溢,皆堙为平陆。”《清一统志·河间府一》:白马峰“状如白马,故名”。
明嘉靖十四年(1535)由尤溪、永安、漳平、德化四县地析置,属延平府。治所在大田里(今福建大田县)。《清一统志·永春州》:大田里,“今大田县治。本尤溪县地, ……明嘉靖十四年……奏请割尤溪县十四都,永
春秋时名郚,后演变为鄌郚。即今山东昌乐县南鄌郚镇。明嘉靖 《昌乐县志》: 唐郚店集 “在县南五十里”。
①隋大业初分鹑觚县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南五十里。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取文王伐密作灵台之义。今县有灵台。”二年(606)废。义宁二年(618)复置。唐初属泾州,贞观元年(627
亦作潺山。在今四川安县西南,为古孱水(今凯江) 发源处。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涪县 “孱水出孱山,其源出金银矿,洗取,火融合之为金银”。
即索克宗。治所即今西藏索县。1916年置,治今西藏自治区索县嘎切塘。1960年撤销,改设索县。
宋代名注辇国。故地在今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元史·外国传三》:“海外诸蕃国,惟马八儿与俱蓝足以纲领诸国,而俱蓝又为马八儿后障, 自泉州至其国约十万里。……(至元间)占城、马八儿国俱奉表称藩。”《明史·
在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松花江畔兆麟公园内。李兆麟(1908—1946),原名李超兰,化名张寿篯,奉天辽阳小荣官屯(今属辽宁灯塔)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曾任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