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回湖
在今河南郑州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7郑州:大小回湖“二河相连,下达中牟县,迤逦入黄河”。
在今河南郑州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7郑州:大小回湖“二河相连,下达中牟县,迤逦入黄河”。
清宣统二年(1910)析绥芬府置,属吉林省。治所在三岔口(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朝鲜族乡)。1913年降为东宁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治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三岔口。1913年降为县。
当在今蒙古国西南。《资治通鉴》:南朝梁普通四年 (523),柔然阿那瓌叛魏,李崇元纂帅兵十万击之。“纂使铠曹参军于谨帅骑两千追柔然,至郁对原,前后十七战,屡破之”。
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东,或谓指苏拉威西岛布吉斯人的居住地。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2:“阇婆之东,东大洋海也,水势渐低,女人国在焉。”
在今云南南华县南。《方舆纪要》 卷116镇南州: 南堰 “在州南。又州西有西堰,可溉田二千余亩”。
一作漕桥镇。在今江苏武进县南漕桥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阳湖县图: 南有曹桥。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 武进县南有 “曹桥镇”,“距治六十里”。
①唐武德四年 (621) 改湓城县置,为江州治。治所即今江西九江市。《元和志》 卷28江州:浔阳县 “以在浔水之阳,故曰浔阳”。天宝元年(742) 为浔阳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江州治。五代南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练河西岸竦口。清乾隆《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竦口村。村名。在安徽省歙县中部、练江西岸。属桂林镇。人口1110。因处双竦河口得名。产稻、蔬菜等,为附近粮食、蔬菜集散地。皖赣铁路与慈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市北十五里。后避景帝刘启名讳,改为开阳县。按文献记载景帝以前亦作开阳者,乃为后世追改。古县名。西汉以启阳邑置,治今山东省临沂市北。属东海郡。后避景帝刘启名讳,改名开阳
即今湖北广水市东。《舆地纪胜》卷83随州:白泉河“在应山县东三十里。源出八十母山,悬流而下入涢”。《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白泉河“自孔山悬流而下,流入于澴水”。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安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东南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入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