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石山

大石山

①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1),“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奏败吐蕃三千骑于大石山下”。胡三省注:“大石山在鲁州东南。鲁州,六胡州之一也。在灵武西河曲之地。”

②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南十三里。《明一统志》卷22济南府:大石山“在莱芜县东南一十三里,出铁及大石”。

③又名石林、大石岭、万安山、黄华山。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三国志·魏书·孙礼传》:“帝猎于大石山,虎趋乘舆,礼便投鞭下马,欲奋剑斫虎。”《水经·洛水注》:来儒之水“又西南径大石岭南。《开山图》所谓大石山也”。《水经·伊水注》:“大石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

④即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青铜峡。《寰宇记》卷36灵州回乐县:大石山,“《水经注》云:河水至此,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俗号青山”。《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1)十月,“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奏败吐蕃三千骑于大石山下”。即此。


古山名。又作万安山、石林。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接登封市界。三国魏明帝猎于大石山,虎趋乘舆,即此。


猜你喜欢

  • 讲武台

    ①一名讲武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元和志》卷13晋阳县:“讲武台在县西北十五里。显庆五年置。”②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千秋门外之杨村。《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讲武台“宋太宗所筑”。③即尚书台。在今

  • 古城集

    ①即今安徽亳州市南古城镇。清乾隆《亳州志》卷2南乡村集:古城集“去城八十里”。②在今山东宁阳县南十七里。西汉置宁阳县于此。集镇名。在河南省清丰县西北部。古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550。原名陆家店。

  • 赤溪厅

    清同治七年(1868)析新宁县置,属广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赤溪镇。1912年改为赤溪县。清同治七年(1868年)置,治今广东省台山市东南赤溪镇。属广东省。辖境相当今台山市南部地。1912年改为

  • 周河砦

    北宋置,属信安军。在今河北霸州市东四十五里。

  • 言岭关

    在今广东丰顺县西北建桥镇西。清设言岭关汛。

  • 秦海

    指今新疆博湖县东博斯腾湖。《后汉书·西域传》: 延光二年 (123),敦煌太守张珰上书陈三策,以为北虏呼衍王常展转蒲类、秦海之间,专制西域,共为寇钞”。

  • 莫何川

    在今青海贵南县北木格滩。《晋书·吐谷浑传》: “洛干十岁便自称世子,年十六嗣立,率所部数千家奔归莫何川,自称大都督、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吐谷浑王”。《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 “莫何川,在西顷山东北。”

  • 清平长官司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置,属平越卫。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弘治七年(1494) 改为清平县。

  • 思印江等处长官司

    一作思邛江等处长官司。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明初属思南宣慰司。永乐中属思南府。弘治七年 (1494) 改置印江县。又作思功江等处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

  • 猛烈行政区

    1916年析元江县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在猛烈 (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29年改江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