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水
在今山西曲沃县北。《水经·汾水注》:“天井水出东陉山西南,……其水三泉奇发,西北流,总成一川,西径尧城南,又西流入汾。”
在今山西曲沃县北。《水经·汾水注》:“天井水出东陉山西南,……其水三泉奇发,西北流,总成一川,西径尧城南,又西流入汾。”
又名布拉木达克喇。治所即今西藏普兰县。1960年于此设普兰县。清乾隆《卫藏通志》作“补仁”。藏语意为“独毛”,以当地地形得名。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 于兀良哈地置,属大宁都司。泰宁卫又称“往流” (Onglighut),意即 “王之民”,当即辽王直属部民,其地在元泰宁路境 (今吉林洮儿河、绰尔河下游)。永
①即今辽宁西丰县南凉泉镇。伪满康德五年 《西丰县志》 卷4: 凉泉 (镇) 在 “ (县) 南五十里”。②即今吉林珲春市西北图们江北岸凉水镇,隔江与朝鲜对境。清光绪 《珲春境内村屯里数》: 西 “凉水
①明置,属北胜州。在今云南永胜县南清水。②明置,即今甘肃榆中县东三十里清水驿乡。
在今云南昭通市东五里。《清一统志·昭通府》:吗里城“在恩安县东五里。明万历间建。遗址尚存”。
即南木林宗。今西藏南木林县。
元置,在今四川岳池县西嘉陵江东岸。明改为驿。《方舆纪要》卷68岳池县:平滩驿“在县西七十里嘉陵江滨,西北至府城六十里。旧置驿于此,驿南有平滩桥”。
秦置,为颍川郡治。治所即今河南禹州市。西晋属河南郡。东魏兴和元年(539)为阳翟郡治。隋属襄城郡。唐属许州。北宋属颍昌府。金为钧州治。明初省入钧州。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禹州市。秦、汉为颍川郡治所,
在今江苏丹阳市北。《清一统志·镇江府一》:石潭“在丹阳县经二十五里。有石潭村。石潭秋月,为云阳八景之一”。
唐南诏置,属开南节度。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七十六里整董。南诏后期属银生节度。宋大理废。唐贞元十年(794年)南诏置,在今云南省勐腊县北境。属银生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