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坛

天坛

在今北京城正阳门东南天坛公园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天地坛,嘉靖十三年改称天坛。为明、清帝王祭天祈谷之地。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两坛同在一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则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主建筑。内坛西墙内有斋宫,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珍宝。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北京市崇文区永定门内。原为明、清帝王祭天祈谷场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名天地坛;嘉靖十三年(1534年)因北郊山另建地坛祭地,改名天坛,仅用于祭天。清乾隆和光绪年间重修。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有圜丘和祈谷两坛,一南一北,有墙相隔。祈谷坛下为三层圆形白石台基,周围护以汉白玉石栏;上为三层重檐圆形木结构大殿,即祈年殿,高38米。圜丘坛圆形三层,高约5米,坛面、栏杆所用石块及台阶数均为阳数(又称“天数”,即九及九的倍数);其北侧皇穹宇是存放圜丘祭祀神牌处,外围砖墙为回音壁。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已辟为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 坛 祈 年 殿


猜你喜欢

  • 归仁里

    在今云南马关县东南三十六里都龙镇。清兵自马白关出兵抗法,收复我国失地,光绪十五年(1889)置,属安平厅。

  • 弹琴峡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南三堡附近。顾炎武《昌平山水记》 卷上: 弹琴峡 “水流石罅,声如弹琴”。因名。相近有仙人枕,即道旁大石。

  • 回龙寺市

    即今湖南新宁县东北八十六里回龙寺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新宁县图:县东北有新回龙寺。

  • 茅津

    亦名陕津、大阳津。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黄河北岸太阳渡村附近。春秋时,在茅戎境内,故名。《左传》: 文公三年 (前624),“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又称

  • 抚州

    ①隋开皇九年(589)以临川郡改置,治所在临川县(今江西临川市西)。大业初改为临川郡。唐武德五年(622)复为抚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临川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抚州。宝应元年(762)与县同

  • 周公礼殿

    即文翁学堂。西汉景帝时蜀守文翁建。在今四川成都市文庙前街第四中学校内。《元和志》卷31成都县: “南外城中有文翁学堂,一名周公礼殿。”

  • 香水溪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卷8: “香水溪在吴故宫中,俗云西施浴处,人呼为脂粉塘。吴王宫人濯妝于此溪,上源至今馨香。” 《明一统志》 卷8苏州府: 香水溪 “在府城西二十七里。源自光福塘

  • 拉布寺

    在今青海称多县南拉布乡。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 卷下: “拉布寺在通天河东,拉布曲水之滨, 西负绝��, 东带小溪, 南北长里许, 东西一二百步。” 为玉树地区最大的喇嘛

  • 鄂摩宗

    在今西藏拉孜县东北百六十余里俄模钟村。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鄂摩,兰也。城墙土色近之,故名。”

  • 宣武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建中二年 (781) 置,治所在宋州 (今河南商丘县南)。兴元元年 (784)徙治汴州 (今河南开封市)。辖境屡有变动,长期领有汴、宋、亳、颍四州,相当今河南封丘、开封市、尉氏、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