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平

太平

在今海南省屯昌县南。清雍正八年(1730)移青安巡司于此,改名太平巡司。


(1)古地名。在今海南省屯昌县南。清雍正八年(1730年)移青安巡检司于此,改太平巡检司。(2)集镇名。(1)在浙江省嵊州市西南部、长乐江北岸。属长乐镇。人口2300。以南齐时建有“太平馆”得名。村濒长乐江。产茶叶、蚕茧、毛竹等。为市柑橘生产基地。有纺织、水带、密封件等厂。有公路通市区。(2)在安徽省明光市东北部。太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600。因地号位于沟南、北,分别取太字号、平字号首字为名。有面粉、木器加工等厂。公路通明光。(3)在江西省上高县城东南部、锦江南岸。塔下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400。1968年上甘山公社驻此开基,以地势宽平得名。特产生姜、大蒜籽。有电力、标准件弹簧、铸造、白水泥、塑料、陶瓷、制氧等厂。窑坊制作陶业自唐至今,经久不衰。浙赣铁路上新支线和上新公路经此。有大观塔、古瓷窑遗址。(4)在湖北省广水市东南部。太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000。隋代名咸丰镇,镇上有妇人设饭店杀人谋财,后被官家除掉才得安宁,改名太平镇。主产稻、小麦、棉花、花生,盛产大蒜。“吉阳大蒜”驰名中外。有农机修配、建材等厂。有公路接107国道、宋长公路。(5)在甘肃省镇原县城关镇东部、孟坝塬东南部。太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700。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置太平镇。特产黄花菜、杏干。有豆制品厂和农贸集市。镇西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宅垄屯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四十五里宅垄乡。有守备驻守。

  • 大洪山

    一名溳山。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一百二十里,接钟祥市及京山县界。《水经·溳水注》:溳水出大洪山,“山在随郡之西南、竟陵之东北,盘基所跨,广圆一百余里,峰曰悬钩,处平原众阜之中,为诸岭之秀。山下有石门,夹鄣

  • 交城镇

    北宋置,属定安县。即今甘肃宁县西焦村乡。金属安定县。

  • 曹马城

    在今安徽萧县西北。《方舆纪要》 萧县“龙城” 条下: “又曹马城,在县西北七十里。相传曹操尝盘马其中,因名。中有古塔。”

  • 胥溪

    即今江苏高淳县东之胥河。《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溧阳县 “广通镇” 条: “ 《志》 云,春秋时,吴王阖闾伐楚,用伍员计,开河运粮,东通太湖,西入长江,因名胥溪河。其后渐湮。” 南唐景福元年 (892

  • 商代地名。在今河南温县东。《甲骨文合集》37532: “辛酉卜,在敦贞: 王田衣逐无灾。”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温县东。商时常为诸侯进贡之地。

  • 崇德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改崇德县置,属嘉兴路。治所在义和市 (今浙江桐乡市西南三十二里崇福镇)。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崇德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崇德县置,治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南崇福镇。

  • 龙溪桥

    在今福建顺昌县南。《方舆纪要》卷97顺昌县:“龙溪桥在县南。其地左负山,右临涧,路转山坳,始与桥直。宋绍定二年寇至,官军据桥为险,与寇战, 寇败走。桥久废,今仍架木, 以通往来。”

  • 休宁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海宁县置,属歙州。治所在南当水口山上(今安徽休宁县西三十里渠口乡)。取旧县名休阳、海宁首尾各一字为名。大业三年(607)为新安郡治。唐武德四年(621)仍属歙州。七年(624)

  • 旧街

    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南旧街乡。旧街东北古城村西有清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址。康熙五年(1666)移建新城(今宁安市),因称此地为旧街。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东部。属旧街街道办事处,人口 6220。为原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