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军
五代方镇名。后汉乾祐元年 (948) 置。治所在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后周广顺元年 (951)改为彰武军。
唐方镇名。乾宁三年(896年)升福建观察使置,治福州(今福州市)。领福、泉、汀、建四州。辖境约当今福建省漳州市以北大部。五代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建闽国,建都福州,号长乐府。
五代方镇名。后汉乾祐元年 (948) 置。治所在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后周广顺元年 (951)改为彰武军。
唐方镇名。乾宁三年(896年)升福建观察使置,治福州(今福州市)。领福、泉、汀、建四州。辖境约当今福建省漳州市以北大部。五代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建闽国,建都福州,号长乐府。
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清一统志·顺庆府二》:北津楼,“明道人张三丰诗:谁唤吾来蜀内游,北津楼胜岳阳楼”。
北宋初置,属南昌县。故址即今江西进贤县。崇宁二年(1103)升为进贤县。北宋初置,即今江西省进贤县。属南昌县。崇宁二年(1103年)升为进贤县。
隋炀帝置,在今陕西神木县北七十里黄羊城。大业十三年(617)废。隋置,在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北。大业十三年(617年)废。
宋置,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南湖熟镇。汉、晋为湖熟县治。1950年曾在附近发现商周时期青铜文化遗址,后被命名为 “湖熟文化”。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部,跨秦淮河支流句容河两岸,南邻句容市。面积109平方千米
在今湖北谷城县东。为筑水 (今南河) 注入沔水 (今汉水) 之口。《水经· 沔水注》: 筑水“又东流注入沔,谓之筑口”。《明史·地理志》 谷城县: “又有筑水,经县治东南,注于汉水,曰筑口。”在今湖北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置,属庆远卫。治所在河池县 (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永乐六年 (1408) 移今宜山县西北德胜镇。后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旧河池
即今江苏丹阳市东三十里访仙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丹阳县:“访仙桥镇在城东三十里。”有巡司。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丹阳县东有“访仙桥镇”,“访仙桥距治三十里,跨包港之曲,旧有巡检驻之”。
①即今香港九龙半岛北大埔镇。清于此设大埔头汛,有把总驻守。②亦作大铺墟。即今广西柳城县治大埔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柳城县西北路“由大铺墟……龙袍堂至罗城县界九十里”。1950年柳城县移治于此。
在今江西吉安市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瑞华山 “在府城北五里。上有瑞华观”。《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瑞华山 “在庐陵县北五里。俯瞰大江,相接者为真君山,上祀许旌阳,因名。西南为云腾岭,蜿蜒
唐贞元十三年 (797) 置,属羁縻浪川州。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西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