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塘
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左江南岸。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那勒放舟南行,“过安定堡,北山既尽,南山复出”。
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左江南岸。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那勒放舟南行,“过安定堡,北山既尽,南山复出”。
明永乐中置,属平武县。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明史·地理志》 平武县: “西有大鱼关、羊昌关、和平关。”
①在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建,初名光林寺。隋仁寿二年(602)改名宏业寺。唐开元间又改名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改名大万安寺。元末寺毁于兵火,明初复建,宣德十年(1435)改
1913年改和阗直隶州置,属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所即今新疆和田市。1920年为和阗道治。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9年改为和田县。1913年由和阗直隶州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
又称大灵谷寺。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中山陵东。《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灵谷寺“在外城内,钟山之阳。《金陵记》:蒋山寺旧在山南,本名道林寺,梁曰开善寺,宋曰太平兴国寺,后为蒋山寺。明因孝陵奠焉,乃移于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东北土迷大河。《清一统志·吉林一》:托穆津河“在宁古塔城东二千八百五十九里。源出毕哷根窝集,东南流入海”。
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方舆纪要》 卷72峨眉县 “土地关” 条下: “永宁墩八里乃至栖鸡坪,今筑平彝堡处,城池、候馆咸备。”
①西魏置,为武都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元和志》 卷39盘堤县: “魏邓艾与蜀将姜维相持,于此筑城,置茄芦戍,后于此置县。” 北周省入盘堤县。②金正大三年 (1226) 置,为
元初改济南府置,属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历城县 (今山东济南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章丘、邹平、济阳、商河、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利津等市县及滨州市部分地。至正二十七年 (1367) 朱元璋
北宋大观二年 (1108) 筑,属定边军。在今陕西定边县南。后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筑,在今陕西省定边县南。后废。
在今山东长岛县北。《清一统志·登州府》: 南隍城岛 “在蓬莱县北四百余里。又北九十里,有北隍城岛。南为山东界,北为辽东界,实诸岛脉络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