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 (豐) 县
①北宋淳化五年 (994) 升弋阳县宝丰场置,属信州。治所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五十里。景德元年 (1004) 废为镇。康定中复置。庆历三年(1043) 又废。
②北宋宣和二年 (1120) 改龙兴县置,属汝州。治所即今河南宝丰县。以县有冶铸场,故名。元至元三年 (1266) 废。明成化十一年 (1475) 复置。清属汝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③清雍正七年 (1729) 置,属宁夏府。治所即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宝丰镇。乾隆三年 (1738)废。
①北宋淳化五年 (994) 升弋阳县宝丰场置,属信州。治所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五十里。景德元年 (1004) 废为镇。康定中复置。庆历三年(1043) 又废。
②北宋宣和二年 (1120) 改龙兴县置,属汝州。治所即今河南宝丰县。以县有冶铸场,故名。元至元三年 (1266) 废。明成化十一年 (1475) 复置。清属汝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③清雍正七年 (1729) 置,属宁夏府。治所即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宝丰镇。乾隆三年 (1738)废。
①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义门县(今陕西延川县西)。四年 (621) 废。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太和县 (今江西泰和县西六里)。八年 (625) 废。③唐贞观四年 (630)
又作难河。即今黑龙省之嫩江及嫩江流注之松花江。《旧唐书·室韦传》:望建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又东流与那河、忽汗河合,……东流注于海”。即“难水”。
在今云南马龙县南六十里。《明一统志》卷87曲靖军民府:伯刻山“在马龙州南六十里。其东北有多罗山,皆峰峦峻峭,怪石巉岩”。
①即今福建宁化县西北牙梳山。《方舆纪要》卷98宁化县“翠华山”条下:“县北六十里又有牙梳山,以形似名。险峻扼塞,啸聚所凭。”②在今江西石城县东北,与福建省建宁县接界。《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石城县:牙
即今河南淮滨县城关镇。旧属息县。民国初设县左驻此。1952年以息县、固始、潢川三县地析置淮滨县,设治于此。在今河南省淮滨县境。清咸丰五年(1855年)苏添福率捻军大败清军于此。
①唐开元中置,属剑南节度使。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嶲州:“西南有昆明军,其西有宁远军。”②唐、五代方镇名。唐乾宁四年(897)置宁远军节度,治所在容州(今广西容县)。北宋初废。唐
在今浙江诸暨市南。《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诸暨县:斗子岩在“县南四十里。形高如斗,峻不可上,即胡德济败张士诚兵处”。
在今江苏高邮市北三十五里张家沟村。明置巡司于此。
又作蒐楞吉。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南大彼得湾中之阿斯科尔特岛。清光绪 《吉林通志》卷19: 蒐楞吉岛在 “珲春东南,距吉林城二千里”。
在今山西绛县东南二十里陈村峪附近。《水经·涑水注》:“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周书·韦孝宽传》:北周建德五年(576),“孝宽为行军总管,围守华谷以应接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