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计寨
即杨家砦。在今甘肃武都县北一百里。《方舆胜览》 卷70阶州: 杨家崖,“ 《郡县志》 即阶州家计寨,控白江月掌山路。建炎、绍兴间,吴玠兄弟继为大将,保蜀口,时四州未有城,命逐州各择地为寨,而家计寨最控扼险阻,又素有积粟水泉之类,寇至常不能破”。
即杨家砦。在今甘肃武都县北一百里。《方舆胜览》 卷70阶州: 杨家崖,“ 《郡县志》 即阶州家计寨,控白江月掌山路。建炎、绍兴间,吴玠兄弟继为大将,保蜀口,时四州未有城,命逐州各择地为寨,而家计寨最控扼险阻,又素有积粟水泉之类,寇至常不能破”。
即今四川荥经县南经河。《明一统志》 卷72雅州: 菩萨溪 “在荣经县南六十里。源自瓦屋山来,东注平羌江。傍有石佛像,因名”。
春秋时邢地。在今山东茌平县博平镇西洪官屯乡南五里郭摄庄。《春秋》: 僖公元年 (前659),“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杜注: “聂北,邢地。” 清江永 《春秋地理考实》 以为即
在今江西宜丰县北。《清一统志·瑞州府》:大姑岭“在新昌县北八十里,与八叠山相连。高二百丈,周三十里”。岭下有镇。
东汉建武六年 (30) 改舂陵侯国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三国魏黄初二年 (221) 改为安昌县。古县名。东汉改舂陵侯国置,治今湖北省枣阳市南。属南阳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改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方舆纪要》卷97建阳县:东津浮桥“在城东景阳门外。永乐八年,因旧址重建,用舟三十,联维以铁索。成化以后,修废不一”。
一作云际水。在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云霁水“源出云霁山,委曲西流, 有抱水流合焉, 又西北入于泷水”。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史记·晋世家》:穆侯七年(前816),“伐条,生太子仇”。古邑名。西周、春秋邑名。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晋穆侯七年(前805年),伐条,生太子仇,即此。
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宋史·高昌传》:太平兴国六年 (981),王延德出使高昌,从鬼谷口避风驿 “凡八日至泽田寺。高昌闻使至,遣人来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附近。北宋时派王延德出使高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古城。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置,治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古城。后废。
①五代晋改唐兴县置,属莫州。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后周显德六年 (959) 废。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改义川县置,属丹州。治所即今陕西宜川县。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