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奇乡
即今广东顺德县南十七里容奇镇。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移顺德县丞驻此。
即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南容奇镇。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移顺德县丞驻此。
即今广东顺德县南十七里容奇镇。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移顺德县丞驻此。
即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南容奇镇。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移顺德县丞驻此。
金置,属交河县。在今河北泊头市境内。
唐室韦诸部落之一。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南雅鲁河。《新唐书·室韦传》:塞曷支部“益东有和解部、乌罗护部、那礼部”。
又作鸭堡寨。即今湖南凤凰县西北五十八里禾库乡。清设守备把总领兵分防。
1945年当地解放后由淮阴县城区析置,为苏皖边区政府驻地。治所即今淮阴市。1946年废。1948年第二次解放后设立两淮市,旋废,复称淮阴县。1950年再置清江市。旧市名。苏皖边解放区设。1945年由江
①即南朝齐陈道巨之墓,陈武帝追尊为寿陵。在今浙江长兴县东七里阳乌山。②唐僖宗母王太后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二十五里。在今浙江省长兴县东阳乌山。为南朝齐陈道巨之墓,陈追尊为寿陵。
明初置,属广州府清远县。在今广东清远市东高桥镇。
清光绪八年(1882)改五常堡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欢喜岭(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因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故取以为名。宣统元年(1909)升为五常府。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治今黑龙江省五常
唐、宋时设于都城或陪都的馆驿。(1) 唐代设于京师长安的馆驿。《续高僧传》 卷4 《玄奘传》: “从故城之西南至京师朱雀街之都亭驿。” 据元人骆天骧 《类编长安志》 卷4,驿在朱雀街西第一街第二坊,即
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一说在江原道德源附近。《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沃沮还属乐浪。汉以土地广远,在单单大领之东,分置东部都尉,治不耐城。”即此。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本西汉不而(一作不耐)县治,
①三国蜀改毋棳县置,属兴古郡。治所在今云南华宁县南境。西晋泰始五年(269)复为毋棳县。②西晋太康初改西平县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南五十里。隋开皇九年(589)并入临汝县。”③清光绪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