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屈原祠

屈原祠

又名三闾大夫祠、清烈公庙。唐元和间建,祀楚爱国大诗人屈原。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东。《舆地纪胜》 卷77归州: 清烈公庙,“ 《晏公类要》 云: 三闾大夫祠在秭归县,在州东五里,即屈原之故宅也。陆游 《归州重午》 诗云: 屈平乡国逢重午,不比常年角黍盘”。《清一统志 ·宜昌府》: 三闾大夫祠 “一在归州东二里相公岭,祀楚屈原,以宋玉配”。1975年迁建于城东三里向家坪。


又称清烈公祠。在湖北省秭归县城东1.5千米的长江北岸向家坪。传说屈原死后,有神鱼将其尸体驮回他的故里秭归,在城东5里处安葬,是地遂名“屈沱”。祠系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建。宋、元、明、清屡圮屡修,后改额“清烈公祠”。1978年迁至今地复建,计有山门、大殿、左右配房等建筑。山门为牌楼式,高14米,四柱三楼,正中门额题“清烈公祠”四字,两侧榜题“孤忠”、“流芳”字样,面墙泥塑,彩画人物故事,一如旧制。大殿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按明代木构建筑手法设计,崇台高耸,翠瓦飞檐,宏丽壮观。殿前立屈原铜像,其左右两侧碑廊内镌“九歌图”和“名人诗文”石刻。殿后有屈大夫墓,系后世营建的衣冠冢,墓前石坊、门阙,均系清道光年间原物。背依崇岭,前临大江,远眺江南五老、芙蓉诸峰,如笔架连峙,似碧莲待放,天然景物绝佳。每逢端午佳节,五彩龙舟,竞渡江心,锣鼓喧天,歌声如潮,游人如织,别有一番盛况。


猜你喜欢

  • 九都市

    即今湖南南县驻地南洲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南洲直隶厅迁治于此。1913年为南县治。1982年称南洲镇。

  • 碎叶 (葉) 镇

    唐安西四镇之一。贞观二十二年 (648) 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碎叶城 (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马克附近)。《旧唐书·王方翼传》: 调露元年 (679),“又筑碎叶镇城,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

  • 柳树汊市

    即今湖南沅陵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柳树汊乡。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沅陵县图: 县东北有柳树汊。

  • 托钵山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北套白山。《清一统志·巴林》:巴林“右翼驻托钵山,在古北口东北七百二十里”。张穆《蒙古游牧记》、《清史稿》均作“托盔山”。

  • 小桂

    即今广东连州市。其地汉为桂阳县,属桂阳郡,因谓之小桂。《晋书·陶侃传》:侃“执刘沈于小桂”。即此。即今广东省连州市。汉为桂阳县。属桂阳郡。为别郡治,故名小桂。西晋建兴三年(315年)陶侃执刘沈于此。

  • 逢泽

    ①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古睢水所积。《左传》: 哀公十四年 (前481),宋皇野诳向巢曰: “逢泽有介麋焉。” 即此。②战国魏地。又名逢池、百尺陂。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原为逢忌之薮。《左传·哀公

  • 石牛道

    古道路名。又名金牛道。古代汉中盆地和巴蜀的主要交通路线。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经朝天驿、广元,而至剑阁。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谋伐蜀,乃作五石牛,言能屎金,以欺蜀王;蜀王“

  • 大台山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大台山在“县(今城关镇)西北二十里。趾削顶平,雄秀甲于封内,亦名五峰山。宋靖康间,女真入犯,居民多避兵于此”。

  • 五角山

    在今湖南平江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77平江县“永宁山”条下:五角山“五峰耸峙。高二百丈。上有赵家寨,三面险绝,惟一径仅通,亦幕阜之支山也”。

  • 哥疾宁

    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加兹尼。《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哥疾宁”。即此。古城名。即今阿富汗加兹尼。元时为察合台汗国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