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山阳县

山阳县

①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后汉书·献帝纪》:建安二十五年(220),“奉帝为山阳公”。即此。北魏属汲郡。北齐废。

②东晋义熙九年(413)置,为山阳郡治。治所即今江苏淮安市。隋为楚州治。大业初属江都郡。唐为楚州治。南宋绍定元年(1228)改名淮安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复名山阳县, 为淮安路治。明初改为淮安府治。1914年又改名淮安县。

③金兴定四年(1220)置,属辉州。治所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蒙古至元三年(1266)废。

④明成化十二年(1476)置,属商州。治所即今陕西山阳县。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南。以在太行山之南(阳)得名。属河内郡。北魏孝昌中曾为山阳郡治。北齐废入修武县。曹丕即帝位,以汉献帝为山阳公,即此。(2)金兴定四年(1220年)置,治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2)古旧县名。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置。“以境内有地名山阳,因名”(《太平寰宇记》)。治今江苏省淮安市。为山阳郡治。隋至宋为楚州治,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改为淮安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复为山阳县,为淮安路治。明、清为淮安府治。1914年因与陕西省山阳县重名,改名淮安县。(3)今县名。在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南与湖北省接壤。属商洛市。面积3514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15镇、1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晋泰始三年(267年)于丰阳川(今城关镇)置丰阳县,属上洛郡,寻废。北魏太安二年(456年)于丰阳川复设丰阳县。皇兴四年(470年)于丰阳县设东上洛郡,永平四年(511年)改为上庸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上庸郡,属商州。金贞元元年(1153年)降县为镇,辖地入上洛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十二月于今址置山阳县,属商州。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50年属商雒专区,1964年改商洛专区。1969年属商洛地区,2001年属商洛市。地处秦岭山地区,金钱河、县河、银花河等流经,均为长江水系。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小麦为主,特产魔芋、九眼莲菜。矿产有铅、锌、铁、锰、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工业有农机修配、化工、氮肥、水泥、造纸、制药、面粉、酿酒等。商沙、山漫公路经此。古迹有唐丰阳塔、白龙洞、天竺山古刹、观音寺、骡帮会馆等。


猜你喜欢

  • 惠井子驿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七角井镇西灰井子沟。

  • 江楼

    ①又名望潮楼、望海楼。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凤凰山上。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诗:“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居茅舍较清凉。”②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方舆胜览》卷54绵州:江楼“枕城之东隅,上有唐江亭记”。杜甫《送严

  • 太傅山

    又名书山、大章山。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南安府》:书山“一名太傅山。以邑人卢光稠尝居山下,后赠太傅,故名”。

  • 西昌镇

    北宋熙宁五年(1072)改西昌县为镇,属龙安县。在今四川安县东南四十里花荄镇。在海南省屯昌县西北部。面积37.1平方千米。人口 7440。镇人民政府驻西昌,人口 1090。因西部曾为昌盛之地,故名。1

  • 木兰围场

    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清初为蒙古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牧地,周一千三百余里,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二百余里。康熙秋巡塞外,于此举行搜狩之典。此后,每年八月清帝王于此行围,蒙古诸部皆从。《清一统志

  • 罗丛山

    一名罗丛岩。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六十里。《舆地纪胜》 卷110浔州: 罗丛岩 “在州西南六十里。岩中明快,可容二三百人。遇重九,于此登高。内有三教殿,殿东则名曰碧虚洞,由石穴而入,通行平坦,其屈曲约半里

  • 乌贪訾离国

    汉西域国名。自单桓国分置,属西域都护府。国都在于类谷(今新疆呼图壁县境,一说在昌吉市南)。西域古国名。汉时王治于娄谷,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南呼图壁河河谷一带。属西域都护。三国以后,并属车师后部

  • 蔡家路镇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北蔡路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川沙县北有 “蔡家路”。

  • 古浪宗

    一作古囊宗、古如囊木杰宗、古如朗木杰谿。即今西藏朗县西古如朗杰。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古浪”。

  • 长街镇

    即今浙江宁海县东五十四里长街镇。宋置长亭盐场于此。在浙江省宁海县东部、三门湾北岸。面积134.5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长街,人口 4100。原名长亭,以村中七间长列之留云亭得名。宋设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