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嵯峨山

嵯峨山

①又名嵯峨寨。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南。《寰宇记》 卷125太湖县: “嵯峨山在县南七十里。”《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嵯峨山 “在太湖县南……《县志》: 在县南四十里。嶙峋多石”。

②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南二十里。《明一统志》 卷87元江军民府: 嵯峨山 “中峰嵯峨,状如卓旗,飞舞翔动”。

③一名雕山。在今陕西绥德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7绥德州: 嵯峨山 “在州城西南。其山层累迭出,状如鹘雕”。

④即嶻嶭山。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与三原、淳化二县交界处之嵯峨山。《汉书· 司马相如传》 注:“嶻嶭山即今所谓嵯峨山也。” 《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引 《泾阳县志》: “嵯峨在县北四十里,东抵青谷,西抵冶谷,亘二十里。上有三峰。” 苻秦尝置三原护军于此。唐德宗崇陵在其南麓。


(1)在陕西省中部,处三原、泾阳、淳化三县交界处。呈东西走向,为渭河平原北侧北山组成部分。以山势高峻得名。最高峰海拔1422米。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好。坡形陡峭,多深谷。石灰石量大、质好,已开采利用。南麓有唐德宗李适崇陵。(2)即“嵖岈山”。


猜你喜欢

  • 卓书特部落

    即今西藏仲巴县北隆格尔。地处后藏阿里间。《清一统志·西藏》 附属部落: “ (萨噶)西四百二十里,有卓书特部落,乃藏之西界,阿里之东界。”

  • 沲水

    即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之沱江。《舆地纪胜》 卷58道州: 沲水,“ 《晏公类要》 云,源从九疑山沲洞出,自江华县女弦潭流经过营道县”。《明史·地理志》 江华县: “东有沲水,源出九疑山之石城、娥皇二

  • 毛堌堆集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南毛堌堆乡。明嘉靖《归德州志》卷1《村镇》:“毛堌堆集,州西南三十里。”

  • 西墅镇

    即今浙江临安县城西北隅之西墅街。南宋景定时至明初为临安县治。《明史·地理志》杭州府临安县:“旧治在县西西墅镇。洪武初徙于今所。”古镇名。在今浙江省临安市西北西墅。南宋景定中为临安治。明初设税课局于此,

  • 越栅

    唐筑,在今河南郾城县境。《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一年 (816) 九月,“李光颜、乌重胤奏,拔吴元济陵云栅。丁亥,光颜又奏,拔石、越二栅”。在今河南省郾城县。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光颜、乌重胤攻吴元

  • 红桃岭

    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崇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红桃岭在“县东南六十里,与南康县接界。旧为险要”。《清一统志·南安府》:红桃岭“在南康县西北八十里,接崇义县界。有水入江”。

  • 龙关镇

    即今四川平昌县东北镇龙乡。《清一统志·保宁府二》:龙关镇“在巴州东三百六十里。州判驻此”。在河北省赤城县西南部、古长城脚下。面积28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关,人口 8560。唐设龙门

  • 蒲河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属沈阳中卫。治所即今辽宁沈阳市东北蒲河镇。清废。

  • 肃北设治局

    1938年置,属甘肃省。治所在乌龙泉 (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部)。1950年改设肃北自治区。1938年由安西、玉门等县北部析置,治今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北公婆泉。1939年6月徙治将军台。19

  • 冲布霍尔罕

    在今新疆阿图什市东北。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疏勒府布鲁特冲巴噶什辖境中有“冲布霍尔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