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定县

平定县

①西汉置,为西河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境。一说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东汉末废。

②南朝宋置,属高凉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春或恩平、阳东等市县境。南齐以后废。

③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广阳县置,为平定军治。治所即今山西平定县。金大定二年(1162)为平定州治。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1912年复降平定州为平定县,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东临河北省。属阳泉市。面积 1361 平方千米。人口31.8万。辖8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冠山镇。西汉置上艾县,属太原郡,县治即今县;一说在今张庄镇新城村。东汉改属常山国,三国魏属乐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孝昌年间复置,后改名石艾县。隋属太原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广阳县,县治即今县;一说在今昔阳县西广阳村。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于广阳置平定军,四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县治在今平定上城。清乾隆《平定州志》:宋“太祖征河东首下之,置平定军”。县因平定军名。金大定二年(1162年)升军为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平定县入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1912年改州为县。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榆次专区。1958年撤销,并为阳泉市郊区。1961年恢复平定县建制,属晋中专区。1967年属晋中地区。1983年属阳泉市。地处太行山向华北平原过渡的倾斜地带。桃河及其支流温河、南川河、阳胜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玉米、谷子、高粱、小麦、豆类、薯类为主。矿产有煤、铁、硫黄、瓷土、耐火黏土、石膏等。工业有电力、采煤、冶炼、化工、建材、机械等。石太铁路、石太高速公路、307国道横穿境内。名胜古迹有娘子关、冠山、开河寺、药林寺等。


猜你喜欢

  • 春秋晋邑,为赵衰之子楼婴邑。在今山西永和县东南。《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清末杨守敬 《春秋舆地图》 作楼邑。古邑名。春秋

  • 海陵镇

    在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海陵镇西。本宋海陵寨。明洪武间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 海陵镇在 “县西南七十里海陵山西北。有巡司”。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南海陵岛上。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5.

  • 大石站

    元置,即今广西永福县西南大石。

  • 诸暨县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诸暨市。《元和志》 卷26越州诸暨县: “界有暨浦、诸山,因以为名。” 唐属越州,光启中钱镠更名暨阳县。五代梁开平二年 (908) 复名诸暨县。南宋初属绍兴府。元属绍兴路。

  • 齐宁县

    南齐永明元年(483)置,属广陵郡。治所在今江苏江都市东北。中兴元年(501)废。古县名。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置,治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属广陵郡。中兴元年(501年)废。

  • 小埕寨

    一名小埕堡。明景泰年间(1450—1456)置,属连江县。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筱埕。《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连江县:小埕寨在“县东百二十里海中,明初置。《筹海说》:小埕北连界于烽火,南接壤于南日。连江为

  • 阿娘坝

    亦作安良坝。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三十里瓦泽乡东北安良坝。清道光徐瀛《西征日记》:“发阿娘坝,行五十里至东俄洛。”

  • 沙苑监

    唐置,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四十余里马坊头村。《元和志》卷2同州冯翊县:沙苑,“今以其处宜六畜,置沙苑监”。唐末废。宋乾德三年(965)复置。金废。唐、宋监名。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南洛、渭之间。《元和郡县志》

  • 孝顺镇

    北宋置,属金华县。即今浙江金华县东北四十六里孝顺镇。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东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孝顺,人口 8080。传晋元康中出孝子许考庐,邑人号其居地为孝顺。东汉为长山县

  • 海北场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产海盐。明置盐课司。《明 一统志》 卷82廉州府: 海北盐课提举司 “旧在雷州府。洪武初迁于石康县西,领白沙等十五盐课司”。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