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县
1927年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四县置,属河南省。治所在辛营(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十四里平等乡)。1932年废入伊川县。
旧县名。1929年由嵩县之莘营、莘渠、鸣皋、石碢、常峪、潢、西岩各里,乾河村各村;洛阳县之坤区全区与巽区之一部及宜阳县之泊泊、受安各里与泊一里一部并伊阳县山北8镇析置。取“自由、平等、博爱”之义。治莘营(新营,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平等乡)。1931年撤销,并入伊阳、嵩、宜阳、自由四县,旋又裁入伊川、伊阳二县。
1927年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四县置,属河南省。治所在辛营(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十四里平等乡)。1932年废入伊川县。
旧县名。1929年由嵩县之莘营、莘渠、鸣皋、石碢、常峪、潢、西岩各里,乾河村各村;洛阳县之坤区全区与巽区之一部及宜阳县之泊泊、受安各里与泊一里一部并伊阳县山北8镇析置。取“自由、平等、博爱”之义。治莘营(新营,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平等乡)。1931年撤销,并入伊阳、嵩、宜阳、自由四县,旋又裁入伊川、伊阳二县。
即涟口(涟水入淮之口)。今江苏涟水县。《魏书·高祖纪上》:太和四年(480),数路军南侵,“将军元泰二将出连口”。即“涟口”。
北宋置,在今浙江海盐县东北海沙场。《元丰九域志》卷5秀州海盐县有“沙要”盐场。即今浙江省海盐县东北海沙场。北宋属海盐县。
①在今江西上高县西南。《舆地纪胜》卷27瑞州:末山“亦名九峰山。以其山有九峰突兀亘天,出于云表,因以末山名之,言其居天末也”。《明一统志》卷57瑞州府:末山“在上高县西六十里,东连九峰。唐人云,韫映回
在今广西玉林市东。《方舆纪要》卷108郁林州:张道岩在“州东二十五里。有石门,通人行”。
即圃田泽。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北。即“圃田泽”。
即今陕西耀县西北柳林乡。1941—1943年陕甘宁边区置同宜耀县治此。
即今安徽广德县西南杨滩乡。《清一统志·广德州》:陈阳镇“在州西南六十五里杨滩堡。旧有巡司。本朝乾隆三十五年裁”。
在今新疆和硕县东北。《清一统志 ·吐鲁番》: 博罗图山 “在纳林奇喇山西五十里,与阿拉癸山南北相接,形如锁钥,吐鲁番西南境一大关隘。当哈喇沙尔东北境。山多积雪,博罗图河发源其北”。
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关镇西北。《方舆纪要》卷29和州: “遏虎城在州西。《元和志》: 历阳西有遏虎城。晋王导筑以遏石虎。”
明嘉靖二十五年 (1546) 置,属定辽中卫。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碱厂镇。《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散洋峪堡” 条下: “又司东三百七十里有硷场堡,近堡有金人砦可按伏。” 万历四十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