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舒城

平舒城

在今陕西华阴市西北六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前211),“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即此。《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径平舒城北。城侧枕渭滨,半破沦水,南面通衢。昔秦始皇之将亡也,江神素车白马道华山下,返璧于华阴平舒道口,为遗镐池君,使者致之,乃二十八年渡江所沉璧也,即江神返璧处也。”


在今陕西省华阴县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造滈池君。’”《水经注》:“渭水经平舒城北,即江神返璧处也。”


猜你喜欢

  • 东乡堡

    明置,即今广西武宣县东六十里东乡镇。《清一统志·浔州府》:东乡堡“在武宣县东。藤峡之北户也。明万历三十二年置堡。县境东乡为瑶,西乡为玡,南乡、北乡为僮,惟玡最朴谨,僮瑶颇轻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

  • 大房岭

    又作大防岭。即大房山。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三年(917)八月,晋李存审等率兵“自易州北行,庚子,逾大房岭”,即此。即“大房山”。

  • 风穴寺

    在今河南临汝县城东北十八里风穴山中。据《风穴寺志略》载,该寺建于北魏,称香积寺。唐代扩建,并改名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明、清两代对寺内建筑有所修补和增建。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唐开元时建造的七祖塔,高22米

  • 三堆

    当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或兰州市西北红古区境。《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隆安四年(400),“吕纂来伐,使傉檀距之。纂士卒精锐,进度三堆,三军忧惧”。即此。

  • 吴山

    ①亦名虞山、吴坂、虞坂、盐坂。中条山支脉。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跨夏县、平陆界。《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大阳县有吴山。②即首阳山。又名雷首山、历山。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史记·五帝本纪》:“舜

  • 狼水

    即白狼水。今辽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魏书·地形志》: 龙城县有狼水。《水经·大辽水注》:“白狼水又东北径龙山西,燕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福地也,使阳裕筑龙城,改柳城为龙城县。”

  • 保康镇

    原名牙莫台。又作衙门台 (蒙古语意为坟墓)。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1939年改名保康。1956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治于此。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东部。旗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5

  • 淘麓

    亦作淘鹿。即今辽宁西丰县 (西丰镇)。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于此置西丰县。

  • 富利县

    唐渤海国置,属龙州。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四十里大牡丹古城。辽初废。

  • 梅口镇

    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资治通鉴》: 五代梁龙德二年 (922),“汉主 (刘) 岩用术者言,游梅口镇避灾。其地近闽之西鄙。闽将王延美将兵袭之,未至数十里,侦者告之,岩遁逃仅免”。胡三省注: “梅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