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虎隘
在今广东和平县东北六十里下东镇西南兴隆村。初名乌虎村。明嘉靖中筑土城,寻为徐仁器所据,隆庆中平徐仁器,因名平虎。
在今广东和平县东北六十里下东镇西南兴隆村。初名乌虎村。明嘉靖中筑土城,寻为徐仁器所据,隆庆中平徐仁器,因名平虎。
又称神断水、豪水。即今安徽寿县南陡涧河。《水经· 肥水注》: “肥水又北,右合阎涧水。……洛水出焉。阎浆水注之。”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隰县南。《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秋, 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隰县南。《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年):“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
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晋书·赫连勃勃载纪》: 东晋义熙五年 (409),“ (姚) 兴将王奚聚羌胡三千余户于敕奇堡,勃勃进攻之”。即此。在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东晋义熙五年(409年),夏赫连勃勃攻克后
即今安徽肥东县西北元疃镇。《清一统志·庐州府》: 圆疃镇 “在合肥县北六十里”。
又作傅昜山、博阳山、敷浅原。在今江西德安县境。一说在今波阳县境内。《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历陵县: “傅昜山、傅昜川在南,古文以为傅浅原。” 《通典》 卷182浔阳郡江州浔阳县: “又有蒲塘驿 (即今江
1913年改蒙化厅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国 《蒙化县区域地志资料》: “蒙化,古蒙舍诏,灭五诏而称雄,后入版图。不设蒙舍之名,因改今名焉。”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补
在今山东栖霞县东北七十里。元于钦《齐乘》卷1“艾山”条下称, 栖霞县有“百涧”山。《明一统志》卷25登州府:百涧山“在栖霞县东五十里。山多水泉,故名。旧产铁”。
即今山东长岛县北渤海湾中庙岛群岛之砣矶岛、大钦岛。历来是山东至辽东的海上重要通道。《新唐书·地理志》:“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今长岛)、龟歆岛、末岛、乌湖岛(今隍城岛)三百里。”即今山东省长岛县北渤
南朝陈改天门郡置,属荆州。治所在石门县(今湖南石门县)。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陈改天门郡置。治石门县(今属湖南)。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在今贵州贵阳市南十里。流入南明河。《清一统志·贵阳府》:龙洞河,“明天启初,安邦彦攻会城,巡抚王三善赴救,邦彦退屯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