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昌县
①唐天宝元年(742)改罢交县置,属延安郡(后改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后废。
②五代梁改延唐县置,属道州。治所即今湖南宁远县。后唐同光初复名延唐县。
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罢交县置,治今陕西省安塞县西北。属延安郡。五代梁废入金明县。
①唐天宝元年(742)改罢交县置,属延安郡(后改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后废。
②五代梁改延唐县置,属道州。治所即今湖南宁远县。后唐同光初复名延唐县。
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罢交县置,治今陕西省安塞县西北。属延安郡。五代梁废入金明县。
南朝梁置,治所在安南县 (今湖南华容县东二里赵家湖侧)。陈废。南朝梁时置,治安南县(今湖南华容县)。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华容、南县等县。陈时废。
亦作灵场海口。在今越南中部清化省东北勒场附近。《明史·安南传》:永乐八年(1410),“(沐)晟追(陈)季扩至虞江,贼弃栅道。追至古灵县及会潮、灵长海口,斩首三千余级,获伪将军黎弄”。明设灵长海口巡司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锦州府置,属辽东都司。始治于锦州东关驿,洪武二十五年(1392)徙治今辽宁锦州市。清康熙三年(1664)改置广宁府。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置,治今辽宁省锦州市。属辽东
金置,属兴化县。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泰和三年(1203)改置宜兴县。
在今福建同安县西南。明正统元年 (1436)置巡司于此。清初废。
明置,在今广西蒙山县东。《方舆纪要》卷107永安州:佛巢堡“在州东。又东南六十里至昭平县”。
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南。《方舆纪要》卷67新津县:公孙述城在“县西三十里。相传公孙述所筑”。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置曲靖等路宣抚司。二十八年升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属云南行省。于曲靖(即今云南曲靖市)置司。领曲靖、澂江、普安、普定等路及仁德府。辖境约当今云南东部和贵州西部地。明初废。元至元
亦名庙基滩。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明嘉靖 《云阳县志》 卷上: 庙基滩在 “县东三十里。蜀道险地”。两岸石咀夹束,江面甚逼,江心又有石梁一道,横亘南北,水流至此,漩折成涡,名曰迴水沱,舟行屡遭覆溺。
即女菁平。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宋史·张珏传》:珏曰:“芜菁平、母德、彰城,汪帅劲兵所聚也,吾出不意而攻之,马鬃必顾其后, 不暇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