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 (徵) 东行省
元至元中以征日本置,寻废。大德三年 (1299) 复置,治所在开城 (即今朝鲜开城)。寻废。至治三年 (1323) 复置,后废。
元至元中以征日本置,寻废。大德三年 (1299) 复置,治所在开城 (即今朝鲜开城)。寻废。至治三年 (1323) 复置,后废。
即丹丹国。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新唐书·南蛮传下》: “单单,在振州东南,多罗磨之西,亦有州县。”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左传·襄公四年》:“初,季孙为己树六槚于蒲圃东门之外。” 又,十九年(前554),“公享晋六卿于蒲圃”。又,定公八年 (前502),“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即此。
北魏永安元年(528)析黎阳县置,属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北。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阳县置,治今河南省浚县东北。属黎阳郡。北齐废。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十四里七贤乡。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临朐县东南有七贤店铺。
北魏焉耆国地,在今新疆和硕县东曲惠乡。《魏书·西域传》:万度归讨焉耆国,“击其边守左回、尉犁二城,拔之”。
①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太原郡石艾县有 “蒙山”。《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 蒙山 “在州东北十五里,孤峰耸秀,高出众山”。②一名西山。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晋书·刘聪载记》: 永嘉
在今陕西洛南县西。《山海经·中山经》:“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河图·玉版》 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即此。古山名。在今陕西省洛南
俗称东谷司。即今四川丹巴县西南东谷乡。清康熙四十年 (1701) 于此置鲁密东谷土百户,属明正宣慰司。后废。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十五里。关当轵道之险,故名。当豫北平原入山西高原之要冲,自古为交战双方所必争。《元和志》 卷16河内县引郭缘生 《述征记》 曰: 太行山……有八陉,“第一曰轵关陉”。《晋书·慕容垂载
即今广东雷州市南三十里南兴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图说》 卷8海康县: 渡南社 “往来大道有南兴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