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循州

循州

①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归善县(今广东惠州市东北五里)。《元和志》 卷34: “取循江为名。” 辖境相当今广东罗浮山以东的东江流域和螺河水流域以西、九连山以南至沿海地区。大业初改为龙川郡。唐武德五年 (622) 复为循州。五代南汉改为祯州。

②五代南汉乾亨元年 (917) 置,治所在龙川县(今广东龙川县西北)。宋辖境相当今广东龙川、和平、兴宁、五华、连平等县市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 改为循州路,二十三年 (1286) 复降为循州。明洪武二年 (1369) 废。


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治归善县(今广东惠东县西北,唐初移治今惠州市东)。以境内有循江得名。大业三年(607年)改为龙川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复旧。辖境相当今广东省惠州、新丰、连平、和平、龙川、兴宁、五华、陆丰、海丰、惠阳、惠东、博罗、紫金等地及揭西县西部。五代南汉移治龙川县(今广东龙川县西佗城),又分置祯州,辖境缩小。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路,二十三年还降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入惠州府。


猜你喜欢

  • 县前溪

    ①在今福建大田县南。《方舆纪要》卷97大田县:县前溪“在县治南。源出德化县界,环绕北出,县境诸溪涧水悉流入焉,东北入尤溪县境。亦谓之大溪,即尤溪之上源也”。②即今广东平远县北之仁居河。《方舆纪要》卷1

  • 龙舒水

    即南溪。今安徽舒城、庐江二县境之杭埠河。《寰宇记》卷126舒城县:“龙舒水在县南三里,按《左传》杜预云:庐江西南有龙舒,即此水是也。源从三角山东北流。”

  • 双城堡

    ①亦称小双城堡。即今吉林公主岭市西北双城堡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长春府图:西有双城堡。②亦作双城子。即今黑龙江省双城市。清嘉庆十九年(1814)设协领驻防。光绪八年(1882)改置双城厅。

  • 朱良桥市

    即朱市。今湖南宁乡县东北朱良桥乡。

  • 青浦县

    明嘉靖二十一年 (1542) 析上海县新江、北亭、海隅三乡及华亭县修竹、华亭二乡地置,属松江府。治所在青龙镇 (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清光绪 《青浦县志》 序: “孙权造青龙战舰于此,故名。”

  • 思茅厅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分车里九土司及攸乐地置,属普洱府。治所即今云南思茅市。1913年废为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治今云南省思茅市。属普洱府。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思茅市地。1913年废厅,

  • 遮放副宣抚司

    明万历十二年 (1584) 分陇川宣抚司地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遮放城 (今云南潞西县西南七十四里遮放镇)。傣语 “遮” 为城,“放” 为艳丽,意为艳丽之城。一说 “放” 为原芒市土司的姓(后改姓方

  • 小红沟

    在今甘肃靖远县东。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兰州府靖远县图:东北有小红沟,产盐。

  • 小耽镇

    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西百里小耽山附近。

  • 天德山

    在今河北宣化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天德山在“司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宣化府三》:天德山“叠嶂层峦,胜致不一,夕阳时更觉烟霞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