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惠州

惠州

①唐天祐三年 (906) 改磁州置,治所在滏阳县 (今河北磁县)。五代唐复名磁州。

②北宋天禧五年 (1021) 以避仁宗讳,改祯州为惠州,治所在归善县 (今广东惠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浮山以东的东江流域和螺河水流域以西、九连山以南至沿海地区。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为惠州路。

③辽太祖置,治所在惠和县 (即今辽宁建平县建平镇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敖汉旗西南、辽宁建平县北部地。金皇统三年 (1143) 废。元复置,属大宁路。后废。

④金承安二年 (1197) 改泽州置,属北京大定府。治所在神山县 (今河北平泉县西南二十里察罕城)。辖境相当今河北平泉、辽宁凌源、建平等县市一带。泰和四年 (1204) 废。元复置。明洪武二十年(1387) 改置会州卫。


(1)唐天祐三年(906年)改磁州置,治滏阳县(即今河北磁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邯郸、武安、磁县等市县地。五代唐复改名为磁州。(2)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治归善县(今广东惠州市)。属广南东路。辖境相当今广东省罗浮山以东的东江流域及螺河水流域以西沿海地区。元改为路。明改为府。清宣统三年(1911年)废。宋置阜民钱监及淡水等盐场。宋以来产铁、锡。明清时有棉布、土绸等织造业。(3)辽置,治惠和县(今辽宁建平县建平镇北)。辖境相当今辽宁省建平县北,老哈河以东以南地区。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4)金承安二年(1197年)章宗改泽州置,治神山县(即今河北平泉县南察罕城)。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承德、兴隆、宽城及平泉等地。泰和四年(1204年)省。元复置惠州,治所仍在今平泉县南察罕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改置为会州卫。


猜你喜欢

  • 烽火门水寨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松山。明正统九年(1444) 由三沙堡移此。清设烽火镇市。

  • 龙湾河

    即今河北香河县南青龙湾河。《方舆纪要》卷11香河县:龙湾河在“县南四十里。有大、小龙湾,夏秋之际,二水合流,经宝坻县界,入永平府昌黎县之七里海。相传辽时海运故道”。

  • 孟弄州

    元至正七年 (1347) 置,属耿冻路。治所在今云南勐腊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倚邦。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入车里军民府。元至元七年(1270年)置,治今云南省勐腊县北勐落。属车里府。明洪武十五年(

  • 土谢图汗部

    又作图什业图汗部。清外蒙古喀尔喀四部之一,称喀尔喀北路,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明后期,喀尔喀蒙古左翼长阿巴岱崇黄教,为众所服,称汗,至其孙衮布始号土谢图汗。康熙二十七年(1688),其子察珲多尔

  • 顾水口

    又名古水埠。即今广东广宁县西北古水镇。《舆地纪胜》 卷96肇庆府: 顾水 “源出清远县,流至顾水口入于江”。

  • 武始郡

    十六国前凉张骏改狄道郡置,治所在狄道县 (今甘肃临洮县)。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复回族自治州和岷县、临洮、临潭等县地。北魏移治勇田县 (今临洮县北七十里)。西魏还治狄道县。隋开皇三年(583) 废。十六国前

  • 固城湖

    又称小南湖。在今江苏高淳县南,其南与安徽宣州市接界。宋 《景定建康志》 卷18: 固城湖“南北三十里,东西二十五里,环楚王故城,有水四派。湖中流与太平州接界,与丹阳湖、石臼湖号为三湖。东经五堰自常州宜

  • 河溪寨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九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天尊山

    在今江西武宁县西北,与湖北阳新县交界处。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武宁县图说:“金水铺又三十里经天尊山至黄土岭, 自县至此一百十里。”

  • 驳鹿山

    又名驳乐山、福禄山、阳龙山。在今广西桂林市东。《元和志》卷37临桂县:驳鹿山“一名福禄山,在县东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03静江府:驳鹿山,“按《旧经》云: 初元康师居此,唐玄宗赐白鹿,常出入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