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通泉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五十里。北宋苏轼《琼州惠通井记》 曰: “琼州之东五十里,曰三山庵。庵下有泉,味类惠山。东坡居士过琼,庵僧惟德以水饷焉。而求为之名,名之曰惠通。”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五十里。北宋苏轼《琼州惠通井记》 曰: “琼州之东五十里,曰三山庵。庵下有泉,味类惠山。东坡居士过琼,庵僧惟德以水饷焉。而求为之名,名之曰惠通。”
旧名报恩寺。在今广东雷州市旧城西关外。《舆地纪胜》卷118雷州:寇莱公庙“在敬德门外报恩寺西”。《清一统志·雷州府》:天安寺“在海康县西关外。唐大历五年建。旧名报恩。宋苏轼书‘万山第一’四字于门。李纲
今江苏高邮市别名。《舆地纪胜》 卷43高邮州: 盂城,“ 《高邮志》 谓地形四隅皆低,城基特高,状如覆盂”,故名。
今青海乐都县东瞿昙河(岗子沟)。《水经·河水注》:湟水“东流,右合来谷、乞斤二水”。
①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北五十里。今名尖山寺。《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尖山“群峰攒列,顶有石砦,环以二泉。其南有赤岭,有泉出焉,亦曰赤崖泉,即沙河之源也”。②在今山西右玉县威远堡镇以西。《旧五代史·唐书·
1913年改八寨厅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丹寨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与丹江县合并,改设丹寨县。旧县名。1913年由八寨厅改置,治八寨(今贵州丹寨县驻地龙泉镇)。1941年撤销,与丹
即王家渡。今湖南炎陵县西南二十五里王家渡镇。
在今安徽宣州市北郊。《方舆胜览》 卷15宁国府: 谢公亭 “在宣城县北二里。《旧经》 云,谢元晖送范云零陵内史之地。李白诗: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谢公离别处,风景亦生愁”。
①隋开皇六年(586)置,治所在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县)。大业初改为渔阳郡。唐武德二年(619)复置,治所在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贞观元年(627)废。②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潞县(今北京市通
明置,属榆林卫。即今陕西吴旗县北旧城子。《方舆纪要》卷61“永济堡”条下:把都河堡“在永济堡东四十里,亦名毕家梁”。
清置,属礼县。即今甘肃礼县北三十里崖城乡。在海南省三亚市西部。面积502平方千米。人口7.2万。镇人民政府驻崖城,人口2630。古称崖州,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置临振县,隋大业六年(610年)置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