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成安县

成安县

①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东汉废。

②北齐置,属清都尹。治所即今河北成安县。北周属魏郡。唐属相州,天祐二年(905)改名斥丘县。五代唐复名成安县。北宋属大名府。金属洺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入滏阳县。后复置,属磁州。明属广平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汝州市东南。属河南郡。东汉建武二年(26年)后废。(2)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杞县东。属陈留郡。东汉废。(3)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后废。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复改考城县置,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复改为考城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南部。属邯郸市。面积485平方千米。人口36.5万。辖4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成安镇。春秋为晋乾侯邑。战国赵王歇封陈余为成安君,遂有成安名;一说因其地多斥卤,取“治成而民安”之意而名。秦属邯郸郡。汉置斥丘县,治今县东南,属魏郡。东魏斥丘县省入临漳县。北齐析邺县(原名临漳县)置成安县,治今临漳县西南邺镇,后移今址,属清都尹。隋先属相州,后属魏郡。唐天祐二年(905年)更名斥丘县,属相州。五代后唐复名成安县。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洹水县省入。金属洺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成安县省入滏阳县,旋复置,属广平路磁州。明洪武初废成安县,四年复置,属广平府。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属邯郸专区,1949年成磁县并入,1958年并入磁县,1961年复设成安县。1968年属邯郸地区。1993年划归邯郸市。地处河北平原南部,地势低平。西部有黄河故道,中东部有漳河沙丘带四条。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为国家优质棉出口基地县。有纺织、电子、机械、化工、服装加工等工业。邯常铁路及邯大、峰大、成肥等公路经县境。古迹有凤凰台、二祖塔、赵长城遗址等。


猜你喜欢

  • 日噶牛城

    即今西藏曲水县东北聂当。藏语意为喜悦坝。《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日噶牛城“在拉萨西南三十里”。1960年并入曲水县。又作业党、日噶努布。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曲水县东北聂当区。

  • 望湖亭

    在今江西永修县东北吴城镇。《清史稿·地理志》: 新建县有 “望湖亭”。

  • 南星

    即今陕西凤县东南南星乡。清属留坝厅,嘉庆十三年(1808) 设巡司驻此。

  • 左谷水

    又名听水。即今陕西城固县西北湑水。《汉书·地理志》 汉中郡安阳县:“左谷水出北,南入汉。”《水经·沔水注》:“左谷水出汉北,即壻水也。”

  • 老屋阁

    俗称老屋角。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西三十八里西溪南村。为吴氏私宅。是明代中期民居的代表作。为五间二进,两层楼阁四合院,砖木结构。大门上有门罩,用水磨砖做成外突线脚,顶覆以瓦檐。院墙上覆蝴蝶瓦,

  • 白羽

    即析。春秋楚邑。即今河南西峡县治。《左传》:昭公十八年(前524),“冬,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实白羽”。即“析”。

  • 水沉洞

    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北。《清一统志·澧州一》:水沉洞“在永定县(今张家界市)西北鲁阳溪。自永顺府桑植县流至此洞,伏流不见,俗呼为鲁阳迷”。《方舆纪要》卷77慈利县“燕子洞”条下:“县西北又有水沉洞,皆深

  • 赤竹城

    在今湖南湘阴县南十七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二》:赤竹城,“《府志》:宋绍兴初,知县胡昭建县治于其地,谓之新县。今遗址尚存”。

  • 三笑亭

    即虎溪三笑亭。在今江西庐山西北麓东林寺虎溪旁。宣统补刊《庐山志》引《高贤传》:虎溪三笑亭“远公(惠远)送客不过此溪,过则虎辄鸣吼。常送陶靖节(陶渊明)、陆修静,不觉过溪,虎鸣吼,相向大笑”。后建三笑亭

  • 昆水

    ①即今灰河。一名辉河。汝水支流。源出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东流经叶县南,至舞阳县北舞渡,北入汝水。《汉书· 地理志》 鲁阳县: “又有昆水,东南至定陵入汝。” 《水经· 汝水注》: “昆水出鲁阳县唐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