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尹
东汉建武元年(25)公孙述据蜀,改蜀郡置。治所在成都县(在今四川成都市)。十二年(36)复为蜀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以蜀郡改置,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十二年复为蜀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公孙述据蜀,改蜀郡置。治所在成都县(在今四川成都市)。十二年(36)复为蜀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以蜀郡改置,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十二年复为蜀郡。
清雍正五年(1727)改五开卫置,为黎平府治。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1914年移治锦屏乡,改为锦屏县。古旧县名。清雍正五年(1727年,一说三年)改五开卫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为黎平府治。1913年废府
在今山东惠民县南。《方舆纪要》 卷31武定州: 聂索河 “今淤为平址。民居其东南,颇擅桑麻之利; 居其西北,辄被余流所涨溢。成化十二年,州判王璈筑堤障之,长五十余里,民被其利”。
即北洋。今江苏射阳县南境北洋岸。
即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乌云镇。民国《黑龙江志稿》 卷2: 乌云县 “旧名温和镇”。1916年设乌云设治局于此。后改为乌云县。
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感恩水。《元丰九域志》 卷9: 感恩县有南龙江。《清一统志·琼州府一》 引 《旧志》: 南龙江 “源自小黎母山,西流至 (感恩) 城西北五里曰感恩水,又名县门港,西入于海”。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127吉阳军:石船“在南岭之南,距海数步,长丈余,如舟然。旁有峻岭,名试剑峰”。《明一统志》卷82崖州:试剑峰“在崖州南二十里海滨。山有巨石,高二丈余。
在今山东利津县东北。《元和志》卷17蒲台县:“海,在县东一百四十里。海畔有一沙阜,高一丈,周回二里,俗人呼为斗口淀,是济水入海之处,海潮与济相触,故名。今淀上有甘井可食,海潮虽大,淀终不没,百姓于其下
青弋江上源之一。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二十里。源出黄山东麓,北至麻口与舒溪合流。《明史·地理志》 太平县: “南有麻川,与舒溪合流入泾县,为赏溪。” 现为太平湖东口巨流。
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六峰山。《舆地纪胜》卷119钦州:西灵山“在州(今旧州镇)西北一百余里。唐贞观十年,移灵山县治于此”。《方舆纪要》卷104灵山县:西灵山在“县西一里。一名石六峰山,其峰有六,雄壮奇特,
唐贞观十二年(638)置,属环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水源镇。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水源。属环州。唐末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