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林
藏语音译异名。在今西藏扎达县。公元996年古格领主拉喇嘛也失斡兴建托林寺,先后延请藏僧仁钦桑布、天竺僧阿底峡来此译经传法,并于1076年(藏历火龙年)举行法会,佛教大昌,史称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传。
藏语音译异名。在今西藏扎达县。公元996年古格领主拉喇嘛也失斡兴建托林寺,先后延请藏僧仁钦桑布、天竺僧阿底峡来此译经传法,并于1076年(藏历火龙年)举行法会,佛教大昌,史称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传。
在今贵州安顺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府:旧坡山在“州治西北。两峰相峙, 中有石关,为郡治之要隘”。
在今山东聊城市旧城中心。明洪武七年(1374)以修城余料建。初名余木楼,后改东昌楼。弘治九年(1496)改名光岳楼。台基为砖石结构,高9米,占地1238平方米。楼为木构建筑,四层五间,高24米,歇山十
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德庆县东北。隋开皇十二年(592)废入乐城县。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北。属晋康郡。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废入乐城县。
①秦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隅。西汉为广阳国治。东汉至北朝历为幽州、广阳郡、燕国、燕郡治所。隋时历为幽州、涿郡治所。唐至五代,与幽都县同为幽州治所。辽初改名蓟北县,开泰元年 (1012) 又改
北宋至道三年 (997) 置,为全国十五道之一。治所在京兆府 (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和宁夏长城以南、秦岭川北及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地区。熙宁五年 (1072)分为永兴军,秦凤二
唐置,属淅州。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东北。后废。
①五代方镇名。后周改威胜军置,治所在邓州 (今河南邓州市)。北宋初废。②五代吴越置,治所在婺州 (今浙江金华市)。北宋废。③蒙古至元四年 (1267) 于女菁平置,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元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上七里河在“县西九里。西山诸水皆汇流于此,经南溪而入巢湖”。光绪《舒城县志》卷5:巴洋河(南溪)“又东数里为上七里河。旧名七里沟。明季巴洋河经流改由此,曰七
即乃延城。在今黑龙江省拜泉县东南。为元产珠地和站赤之一。元 《经世大典》: “通政院钦奉圣旨,咸平府至聂延立十五站。” 即此。即“乃颜城”。
在今西藏拉萨市城区。公元7世纪中叶由文成公主督饬藏汉族工匠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