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安县
西晋置,属武平郡。治所在今越南北太省普安。南齐废。
古县名。西晋置,治今越南太原省普安。属武平郡。南朝齐废。
西晋置,属武平郡。治所在今越南北太省普安。南齐废。
古县名。西晋置,治今越南太原省普安。属武平郡。南朝齐废。
在今河北昌黎县东南三十里赤洋口乡。《方舆纪要》卷17昌黎县:赤洋营“有小城,海滨防戍处也”。
在今湖北麻城市境。《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三年 (504),“遣马仙琕筑竹敦、麻阳二城于三关南”。在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马仙琕受命筑竹墩、麻阳二城于三关南,即此。
明置,在今黑龙江省宾县东北宾安镇。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札不剌站”。明置。在今黑龙江省宾县东北枷板站。为海西东水陆城站沿松花江、黑龙江抵奴儿干都司交通驿站。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博州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市及高唐、茌平、莘县等地。明洪武初改东昌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博州路置,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
在今山西吉县东南。《元史·木华黎传》:元兵 “拔晋阳义和寨,进克三清岩,入霍邑山堡……薄青龙堡”,即此。在今山西省吉县东南。《元史·木华黎传》:元兵拔晋阳义和塞,进克三清岩,入霍邑山堡,薄青龙堡,即此
东晋安帝时置,属晋熙郡。治所即今安徽望江县。南朝陈为大雷郡治。隋开皇十一年 (591)改为义乡县。古县名。东晋安帝时置,治今安徽省望江县。属晋熙郡。陈为大雷郡治所。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名义乡县,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续汉书 ·郡国志》: 河南尹雒阳 “有褚氏聚”。即此。
即烈洲。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烈山下。宋《景定建康志》 卷19: 烈洲,“伏滔 《北征赋》 亦谓之栗洲,上有小山,其形似栗,因名之”。
西晋太康六年(285)置,属淮南郡。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北四十里乌江镇。东晋属历阳郡。南朝宋为临江郡治。梁为江都郡治。陈复为临江郡治。北魏属临滁郡。隋属历阳郡。唐属和州。明洪武省入和州。古县名。西晋太康六
在今贵州黎平县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权砦在(八舟)司南。其前有权砦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