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吉卫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后废。
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属奴儿干都司。辖区约今黑龙江省嫩江墨尔根江流域。后废。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后废。
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属奴儿干都司。辖区约今黑龙江省嫩江墨尔根江流域。后废。
旧作孙姑那。即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岸之宋卡。清谢清高《海录》:“宋卡国在暹罗南少东,由暹罗陆路十七八日,水路东南行顺风五六日可到。疆域数百里。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作宋脚,缘闽语谓脚为卡,故讹。”
明置,属盐井卫。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岩口彝族乡。《方舆纪要》卷74盐井卫“土功堡”条内:“《志》云:卫西二百八十里旧有古得关,为戍守处。”光绪《盐源县志》卷2:古得关“在县西南二百八十里。地名岩口,为山
唐“岭南五管”简称。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两省区及越南北部。《旧唐书·地理志》:“永徽后,以广、桂、容、邕、安南府, 皆隶广府都督统摄,谓之五府节度使,名岭南五管。”其后广州都督府称号有变,而五管之名仍
赤水河主要渡口之一。在今四川古蔺县东北太平镇。清光绪《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卷2:太平渡口在“治东三百六十里”。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主要渡口之一。当年指挥所旧址建有纪念塔及四渡赤
北宋于故万寿县置,属江津县。即今四川永川市南朱沱镇。
在今河北武安县西北,与山西左权县交界处,位于摩天岭之颠。为晋豫交通要径。清乾隆 《武安县志》 卷4: “摩天岭在县西北九十里,……岭颠为峻极关。”
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升清涧城置,属绥德州。治所即今陕西清涧县。明弘治九年 (1496)属延安府。清雍正三年 (1725) 仍属绥德州。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北部,
南宋建,属蓬溪县。在今四川蓬溪县东蓬溪山。端平三年 (1236) 兵乱,遂宁府曾徙治于此。《元史·石抹狗狗传》: 至元四年 (1267),乞儿 “从攻蓬溪砦,死焉,子狗狗袭”。即此。
①十六国前燕建熙六年 (365) 置,治所在金墉城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角)。前秦改为豫州。②十六国前秦初置,治所在宜阳县 (今河南宜阳县西)。苻坚时移治陕县 (今河南陕县)。灭燕后,又移治
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泰山之支阜。《史记·封禅书》:“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集解》:“李奇曰:‘云云山在梁父东。’”古山名。在今山东省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