朶甘卫都指挥使司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西安行都司。治所在灵藏(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上游以西,至西藏昌都地区及青海南部地区。清改为林葱安抚司。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西安行都司。治所在灵藏(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上游以西,至西藏昌都地区及青海南部地区。清改为林葱安抚司。
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2韶州府曲江县:双下水“在府西五十里。有两涧合流,因名。南流五十里入于浈水”。
即天柱峰。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武夷一曲。明《八闽通志》卷6《地理志·山川》崇安县:大王峰“一名天柱峰。昔有张真人坐逝于此山,亦号仙蜕岩”。又称天柱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九曲溪口,是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峰
元置,属潜山县。故址即今安徽岳西县驻地天堂镇。《方舆纪要》卷26潜山县:天堂山“旧有天堂寨。多事时,往往为跳梁者所据”。明置巡司于此。(1)古称天山寨、衡山。在安徽省金寨县西南部,与湖北省罗田、英山二
又作顾。夏方国。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北。为商汤所灭。《诗经·商颂·长发》: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或说雇即扈,春秋郑地,在今河南原阳县西。《春秋》: 文公七年 (前620) “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
在今福建长乐市西。《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西峡江在“府东南六十里。受永福县印溪之水,流经此,接仙崎江。又东流十余里,东峡江亦流合焉。东峡即南台下流也。亦曰峡江,两山夹峙,上合诸水,下通潮汐,阔十余里
在今湖南沅陵县北三十里沅江中。《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沅江”条下:九矶滩“矶凡有九,环峙中流,长可二里”。
清置,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南三台河沿岸,设千总于此。《清史稿·地理志》:直隶张家口厅有“乌里雅苏台镇”。
一名赤洪水。即今山西方山、离石县境内之北川河。《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南得离石水口,水出离石山北,南流径离石县故城西,……又南出西转径隰城县故城南,……其水西流,注于河也。”
当在今四川西昌市境。《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中,讨建昌逆酋安守、五咱之乱,“裨将田中科营麦达,逼安守。会谍者报守谋袭中科,应祥夜饮材官高逢胜三巨觥,令率敢死士三百疾趋七十里,抵麦达而伏。守夜至,遇伏被
唐大历三年 (768) 置,为乾州治。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