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田梗
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十七里杨田乡。清乾隆《青阳县志》卷1有杨田梗。
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十七里杨田乡。清乾隆《青阳县志》卷1有杨田梗。
清藩属浩罕属城。即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马尔吉兰。乾隆《西域图志》卷45:玛尔噶朗“在安集延西八十里。北滨那林河。……乾隆二十四年侍卫达克塔纳往抚其城,伊拉斯呼里拜伯克以其属内附”。光绪二年(1876),
即严关。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严关乡。《明史·地理志》 作 “岩关”。
在今云南镇雄县西,道通彝良县。清有外委把总驻守。
在今山西隰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1隰州: 蒲子山在 “州东北五十里。相传尧师伊蒲子隐处。汉以此山名县”。又称太山。在山西省蒲县城东、蒲伊村南。海拔1704米。相传为尧师蒲伊子隐处。山上有一天然方石
南朝梁置,属南洛州。治所在上津县(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隋开皇初废,义宁二年(618)复置。唐武德元年(618)改为上州。南朝梁置,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上津镇。西魏大统时改上州。隋义宁二年(618
北宋置,属黄冈县。即今湖北新洲县西南六十二里阳逻镇。《方舆纪要》卷76黄冈县:阳逻镇“相传三国时,先主约孙权拒操,旦夕使人于此逻吴兵之至。因名”。明、清置巡司及驿于此。清又增设把总驻防。
即今河南新县南十四里泗水乡驻地范店。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 11: 同治三年 (1864) 八月,捻军 “由新店、长潭、虎湾,……分踞东南之范店”。
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明置巡司于此。后移巡司于今市南二十里处。
西晋元康初建于谷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潘岳 《西征赋》: “驻马皋门。” 《水经·谷水注》: “晋惠帝造石梁于水上……谓之皋门桥。”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福建路置,治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二十二年 (1285) 并入江浙行省。至正十六年(1356) 复置,二十六年 (1366) 废。明洪武二年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