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山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北十里。清雍正间尝置松桃厅于山下。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北十里。清雍正间尝置松桃厅于山下。
唐天宝元年(742)改陵州置,治所在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井研二县及双流县东南境。乾元元年(758)复改为陵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陵州置,治仁寿县(今属四川)。辖境相当今四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新寨山 “在县西南十里。壁立险阻”。
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南周城镇。《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溧阳县: 周城埠,“宋末,土人结寨筑城于此,以御侵寨,周回濠迹尚存。亦曰周城”。
南宋大理国置,属善巨郡。治所即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置蒗蕖州。大理国置,即今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属善巨郡。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置为蒗蕖州。
在今江苏常熟市北五十里。《宋书·州郡志》 晋陵郡:“南沙令,本吴县司盐都尉署。吴时名沙中。吴平后,立暨阳县割属之。晋成帝咸康七年,罢盐署,立以为南沙县。”
即今河南沁阳市北丹河。《新唐书·地理志》 河内县:“有丹水,开元十一年更名怀水。”
又称解。春秋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48洛阳县: “解城在故洛阳城西南。《战国策》 苏代谓向寿,公与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阳,解口即两解城也。”
即巴丘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丘山“亦名天岳山,一名幕阜山”。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云冈镇。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大部完成于太和十九年(495)。《魏书·释老志》:“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彫
在今浙江奉化市西。《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华顶山“在县西五里。自城以西有数山相接,而华顶为之冠”。在浙江省天台县东北部。为天台山主峰,海拔 1098 米。众山环拱,如片片莲瓣,华顶正当花心,故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