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溪县

松溪县

北宋开宝八年 (975) 改松源县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松溪县。以松溪为名。元属建宁路。明、清属建宁府。民国初属建安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60年与政和县合并,改名松政县。1962年复置。1970年又合并为松政县。1974年再设松溪县。


在福建省北部、松溪上游,邻接浙江省。属南平市。面积 1040 平方千米。人口15.8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松源镇。原为五代杨吴处州之东平乡,王闽攻取置松源镇。南唐保大九年(951年)得闽地,升镇为县,县治在今县东北旧县,属永安军。北宋开宝八年(975年)迁治今址,因城东南松溪为名改置松溪县,属建州。元属建宁路。明、清属建宁府。1913年属北路道(次年改称建安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9月属第一专区(1950年3月改称建瓯专区,9月改称建阳专区)。1956年属南平专区。1959年改属福安专区。1960年与政和县合为松政县。1962年复置松溪县。1970年再次与政和县合为松政县,属南平专区(1971年改称建阳地区)。1974年再度复县,属建阳地区(1988年改称南平地区)。1994年属南平市。地处闽西北中低山丘陵地区,为武夷山东延余脉。松溪流贯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富林、矿资源。农产有稻、甘蔗、花生、烟草、茶叶、大豆等,并产笋干、香菇及梨、柿、桃等。矿产有大理石、钨、铁、云母、萤石等。工业有食品、森林采伐和加工、造纸、水泥、农机。古迹有湛庐山、白马山及宋九龙窑遗址。


猜你喜欢

  • 卢氏城

    城邑名。在今河南卢氏县。《水经·洛水注》 引《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前456),“晋韩龙取卢氏城”。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古本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前456年):“韩龙取卢氏城。”即此。有《卢氏布

  • 越秀山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公园。《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越秀山在 “府治北。一名越王山,耸拔二十余丈。上有越王台故址,尉佗因山筑台,因名。俗呼观音山”。又称粤秀山,俗称观音山。在广东省广州市区北

  • 新城村

    即今江苏仪征市东北新城镇。《方舆纪要》 卷23真州: 新城村 “在县东北十五里。南通何家港,北达扬子桥,往来之通道也。俗谓之都天庙”。

  • 邢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所在龙冈县(北宋末改名邢台县,在今河北邢台市)。《元和志》卷15邢州:“以邢国为名。”大业三年(607)改为襄国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邢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巨鹿

  • 绍兴路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绍兴府置,二十一年 (1284) 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山阴、会稽二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 (浦江县除外)、曹娥江流域和余姚、慈溪二市西部。至正二十六年

  • 堰口集

    即今安徽寿县南堰口镇。清乾隆 《寿州志》 卷1南乡 《市集》: 堰口集 “离城五十里”。

  • 经略军

    唐天宝中置,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元和志》 卷4新宥州: 李吉甫上言曰: “天宝末,宥州寄理于经略军,盖谓居中可以总统蕃部,北接天德,南据夏州。今经略军远碍,灵武道路乖越,又不置军镇,非旧制也

  • 鲁奎山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元江州》: 鲁奎山 “在新平县东南六十里。险僻高峻,连石屏、元江诸处,旧为野寇之薮,今皆效顺”。

  • 杜家屯

    即今辽宁盘山县西北杜家台。《明史·熊廷弼传》:天启间,廷弼上言“抚臣以十一月二日赴镇武,臣即以次日赴杜家屯,比至中途,而军马又遣还矣”。

  • 杨柳桥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马希广遣“步军指挥使韩礼将二千人屯杨柳桥,扼栅路”。即此。在今湖南省长沙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楚马希萼攻潭州,军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