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寮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枋寮乡。连横 《台湾通史·独立纪》: “恒春县辖自大港口至凤山枋藔,百有余里。” 清凤山县设巡司于此。日本占领期间设枋寮庄。1945年改设枋寮乡。台湾铁路屏东线通此。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枋寮乡。为台湾省最南的火车站。清凤山县所属巡检司驻此。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枋寮乡。连横 《台湾通史·独立纪》: “恒春县辖自大港口至凤山枋藔,百有余里。” 清凤山县设巡司于此。日本占领期间设枋寮庄。1945年改设枋寮乡。台湾铁路屏东线通此。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枋寮乡。为台湾省最南的火车站。清凤山县所属巡检司驻此。
即今江西乐安县城。《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乐安故城,“ 《县志》,县初置于古塘,在今县北,后徙于詹墟。本严城市,宋景祐进士詹镐,为崇仁簿,家于此,故名詹墟”。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属东雍州。治所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二十里北绛村。孝昌三年(527)属北绛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翼城县。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置,治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北绛。后
东晋安帝时以关陇流民置,属始康郡。寄治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西魏废。
即今贵州剑河县东南柳基。清属天柱县,有县丞驻此。民国改置县佐。
在今广东珠海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0广东: 海 “浪白澳在香山澳之南,为番舶等候接济之所,则香山所之戍守宜切也”。即今广东省珠海市西南海澳。明中叶后为海商萃聚之所。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属新疆疏勒府。治所在牌素巴特回庄(今新疆伽师县)。民国初属新疆喀什噶尔道。1930年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属喀什地区。面积 6670 平方千米。人口32.
即今广东阳西县东北之程村镇。清道光《阳江县志》 卷1有 “程村墟”。
亦名大洛泊。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16:“大水泊,周围三百里。至上京五百里,南至幽州千三百里。辽中呼为撒得袅。”《元史·太祖纪》:六年(1211),“二月,
即今山东济阳县治。《方舆纪要》 卷31济南府济阳县: “本章丘县之标竿镇及临邑县地,金天会七年始析置济阳县”。
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南。《寰宇记》卷124宝应县:“安宜溪在县界。古安宜邑因此溪为名。”《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安宜溪在县西南六十里。东北入洒火湖,西南入高邮界,达于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