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口镇
唐置,属长沙县。即今湖南望城县西北三十四里乔口镇。
唐置,属长沙县。即今湖南望城县西北三十四里乔口镇。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北化峪河西岸。民国《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化峪河“《光绪舆地记》:在城东六十里。驻外委”。
又作九弓桥或九公桥。即今湖南邵阳县东北三十六里九公桥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邵阳县图:县西南有九工桥市。
1913年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1986年改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以沿河土司辖地设置,治今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镇。1986年撤销,
①北魏熙平二年(517)置,治所在饶安县(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元和志》卷18沧州:“以沧海为名。”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治所在清池县(今沧县东南四十里旧州镇)。辖境相当今天津市
指今四川奉节县东至湖北宜昌市西长江三峡之山。《寰宇记》卷148奉节县:三峡山“谓西峡、巫峡、归峡。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清猿三声泪沾裳。即禹疏以导江也,绝峻万仞,瞥见阳光,不分云雨”。
在今湖南隆回县西十里紫河,为五里乡驻地。明属武冈州,于此置巡司。
在今山西山阴县北二十五里永静城。《方舆纪要》 卷44山阴县: 黄昏城 “在县北。亦曰日没城,……后魏孝文所筑”。
北宋置,属方城县。即今河南社旗县南二十六里青台镇。
一名鸡台。又名弩台。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四里。《寰宇记》卷123扬州江都县:吴公台“在县西北四里。沈庆之攻竟陵王诞所筑弩台也。后陈将吴明彻围北齐东广州刺史敬子猷,增筑之,以射城内,号吴公台”。《隋书·炀
即今青海共和县西沙珠玉河。《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部西后旗: “牧地跨柴集河,其水北注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