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旺镇
即楚王镇。今河南内黄县西北楚旺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4: “以 (咸丰) 十一年四月,扰及内黄之楚旺。”
在河南省内黄县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楚旺,人口8650。原名楚祠里。传秦末项羽在此夺军救赵后,人们建庙祭祀,称楚王庙。村以庙名,后简称楚王。因人口稠密,市场兴旺,1921年改称楚旺。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7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安大、安内公路在此相接。
即楚王镇。今河南内黄县西北楚旺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4: “以 (咸丰) 十一年四月,扰及内黄之楚旺。”
在河南省内黄县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楚旺,人口8650。原名楚祠里。传秦末项羽在此夺军救赵后,人们建庙祭祀,称楚王庙。村以庙名,后简称楚王。因人口稠密,市场兴旺,1921年改称楚旺。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7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安大、安内公路在此相接。
南朝宋置,属始平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北魏属南白水郡。后废。古县名。(1)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改平陵县置,治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属扶风郡。十六国前秦移治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茂陵东常道村。北魏永
一名察罕哈达山。即今青海省青海湖中之海西山。《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插汉峰 “在青海中,近西岸,与魁孙拖罗海山东西对峙,其峰卑小,多土少石”。
①三国吴置,属宜都郡。治所在今湖北枝江县北。西晋属南郡。南朝宋元嘉十八年 (441)废。②南朝梁置,属武宁郡。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后改为惠怀县。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湖北省枝江市北。晋属南郡。南朝宋
一名高山。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北。《寰宇记》 卷169儋州洛场县: “毗邪山,山岭有虫似伏虫 (蛇),俚人以虫为毗邪也。” 《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毗耶山“在临高县北有毗耶山神,每有黎人叛,则神驱
即今河南虞城县西南三十二里谷熟镇。东汉曾为谷熟县治。
①金置,属交河县。在今河北泊头市西南三十五里大树阎。②即今河北邢台县东北二十里南大树乡。清光绪《邢台县志》 卷1: 东北 “南大树,二十里。旧有集。今废”。
亦作三真铺。明置,即今四川万县市西三正镇。清以后裁。
①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十五里麻庄。因崞山而得名。东汉末废。西晋初复置,永嘉后入魏,改名崞山县。②隋大业二年 (606) 改平寇县置,属代州。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阳镇。三年
一名马溺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五十里。《水经·滱水注》 引《中山记》曰:“八渡,马溺是山曲要害之地。”在今河北省唐县西北。汉置。为山曲要害之地,与马溺关势接,十分险要。《太平寰宇记》:“水屈曲八渡,流水
即今安徽祁门县东北三十里柏溪乡。明万历 《祁门县志》 卷4 《乡市》 有柏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