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康县

永康县

①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永康市。宝鼎元年(266)后属东阳郡。南朝陈属金华郡。隋属东阳郡,隋末废。唐武德四年(621)置缙云县,八年(625)复名永康县,属婺州。元属婺州路。明、清属金华府。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92年改设永康市。

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永安县置,属吴兴郡。治所在今浙江德清县。东晋永康元年(300)改名武康县。

③南朝梁大同中置,为万荣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达县西北七十五里桥湾乡(桥河湾)。隋开皇三年(583)属巴州, 十八年(598)改为永穆县。

④北齐置,属广宁郡。治所在今河南新蔡县东南。隋开皇初改为澺水县。

⑤北周建德四年(575)置,属普慈郡。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隆康县。

⑥五代后蜀广政十六年(953)析青城县置,属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街子镇。南宋属崇庆府。明废。

⑦北宋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北旧县村。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万历二十八年(1600)升为永康州,移治今扶绥县北中东镇。1912年改为永康县。1914年改为同正县。

⑧辽置,属建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南。金废。

⑨金大定七年(1167)改永宁县置,为复州治。治所在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城镇。元废。

⑩1913年改永康州置,治所即今云南永德县。因与浙江、广西永康县同名,1914年改镇康县。


(1)古县名。(1)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以永安县改名,治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千秋镇。因平阳(在今山西)已有永安,故改此名。属吴兴郡。太康三年改名武康县。(2)南朝梁大同中置,治今四川省达州市西北。为万荣郡治。北周为万州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永穆县。(3)北齐分新蔡县置,治今河南省新蔡县东南。属广宁郡。隋改名澺水县。(4)五代后蜀广政十六年(953年)置,治今四川省崇州市西北街子场。宋属蜀州,后属崇庆府。明初废。(5)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永宁县置,治今辽宁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城。为复州治。元废。(2)古旧县名。(1)三国吴分乌伤县置,治今浙江省永康市古丽镇。属会稽郡,后属东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置丽州。八年州废,属婺州。元属婺州路,明、清属金华府。1992年撤销,改设永康市。(2)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北。属迁隆寨。元属太平路。明成化八年(1472年)改名同正县。属太平府。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升为永康州。1912年复改为永康县。1914年又改名同正县。(3)旧县名。(1)1913年由永康州改置,治德党(今云南永德县德党镇)。1914年更名镇康县。(2)1928年由武都县析置,因古康州为名。治白马关(今甘肃康县东北云台)。因与浙江省永康县重复,1929年更名康县。


猜你喜欢

  • 黑牙克巴什

    在今新疆阿克陶县西。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 布鲁特五部之一奈曼 “西抵黑牙克巴什,与俄属让库尔接”。

  • 平棘山

    在今河北赵县。《方舆纪要》卷14赵州:“平棘山有二:在州城北者曰大平棘,在城南者曰小平棘,皆去城百步许,山顶平而多棘,故以名山,汉又以山名县。”

  • 石亭塘

    一作石亭市。即今湖南醴陵市西四十八里石亭乡。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醴陵县图:县西有石亭塘。

  • 资江

    四川沱江别称。指今流经资阳、资中、内江等市县之河段。《寰宇记》 卷76内江县: “资江,按《郡国志》 云: 内江县有水,深百丈,实群川总会之所。” 《明史·地理志》 资县: “南有珠江,即雒江也,东流

  • 白浒山

    一名白虎矶、白浒矶。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长江南岸。《水经·江水注》:“江水东径白虎矶北。山临侧江濆。”明代山下有白浒镇,置巡司于此。

  • 梨园寨

    即今陕西淳化县治。本汉梨园,后为寨。《资治通鉴》: 唐乾宁二年 (895),“遣李存信、李存审会保大节度使李思孝攻王行瑜梨园寨,擒其将王令陶等,献于行在”。后改为梨园镇。即今陕西省淳化县。《资治通鉴》

  • 社树坪站

    元置,即今甘肃天水市东社棠镇。明废。即今甘肃省天水市东社棠。元置,明废。

  • 尉头国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尉头谷 (今新疆阿合奇县西南部)。(尉yù) 西域城国。汉时王治尉头谷(今新疆阿合奇县以东色帕巴依地)。属西域都护。东汉以后并于龟兹。

  • 金堂山

    亦名金台山、金堂峡山。在今四川金堂县南二十里。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新都县“有金堂山,水通于巴”。《元和志》 卷31金堂县:“以县界连金堂山,故以为名。”

  • 丁当丁山关

    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博南山。《方舆纪要》卷118永平县:丁当丁山关“山路峻险,置哨守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