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口镇

江口镇

①北宋置,属静海县。在今江苏南通市东南。

②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镇。《清一统志·颍州府》:江口镇“在颍上县西北四十里沙河南岸,即宋江陂镇也。旧尝置驿于此”。

③即今江西赣县东北江口镇。明嘉靖《赣州府志》卷6:赣县有江口铺。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9:赣县东北有江口墟。

④即今广西鹿寨县西南江口乡。明、清置巡司于此。

⑤即今四川平昌县。地当通江河入巴河之口,故名。清乾隆十九年(1754)设江口镇巡司。道光二年(1822)设巴州州判于此。民国改设县佐。1933年设江口县苏维埃政府。1946年设平昌设治局。1948年改平昌县。

⑥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团溪河注入汤溪河处之江口镇。明嘉靖《云阳县志》卷上:江口镇在“县西北八十里”。

⑦在今四川高县南四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⑧即今四川武隆县东南芙蓉江注入乌江处之江口镇。清光绪《彭水县志》卷2:江口镇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与涪州接壤,设立外委防汛”。

⑨亦名双江镇。即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江口镇。清彭遵泗《蜀碧》卷3:顺治三年(1646),张献忠“率兵十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杨)展决战,且欲乘势走楚,变姓名,作巨商也。展闻,逆于彭山之江口,纵火大战,烧沉其舟”。即此。


(1)古镇名。(1)在今江苏省南通市东南狼山下。北宋属静海县。(2)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西南江口乡。明洪武六年(1373年)于此置运江巡检司。(2)今镇名。(1)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北部,北邻临海市。面积31.3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人口510。因地处永宁江、灵江、椒江汇流处,得名三江口,简称江口。1931—1933年曾置三江镇。1949年为江口乡,1956年并入镇东乡,1961年析置江口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2年置镇。以驻地得名。地处平原。产稻、柑橘、枇杷,为黄岩著名橘乡之一。特产东魁杨梅。有机械配件、工艺、建材、食品等厂。有新港码头,为建材、矿石等集运处。黄椒公路经此。(2)在浙江省奉化市北部。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人口 2680。清光绪《奉化县志·建置》:“四明之水……经大小晦山过公塘,出泉口而合于大江(县江),故曰江口。道为明越要冲。”1950年为江口、前江、胡塔、南渡、南浦乡,1958年合并改公社。1983年复为江口、南浦乡,1984年置镇。1992年南浦乡省入。产稻、大小麦、席草等。服装工业发达,有“服装之乡”之誉。草编为传统工艺,为“宁席”产地之一。甬临公路经此,河运便利,为水陆交通咽喉。镇北塔山,古名甬山,有寿峰塔等;镇东南有广济桥。(3)在安徽省颍上县西北部。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7.5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集,人口1.1万。北宋时名江陂镇,以西部江陂水而得名。明初陂水归槽于乌江,因地处乌江入颍河口故名。1949年建江口镇,后改公社,1976年复建江口镇。1992年乌江、马圩二乡并入。主产小麦、大豆、甘薯。交通方便。(4)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东部、兴化湾畔。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7.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前,人口 6380。古名港口,后方言谐音改为今名。1949年设江口乡,后属涵江公社。1965年从涵江析置江口公社,1984年改镇。产稻、甘薯、龙眼、荔枝、枇杷。水产养殖有淡水鳗、对虾、牡蛎。建有水电站。有服装、纺织、电子、制鞋、大理石加工等厂。古迹有东岳观、鼓峰寺、囊山寺。(5)在江西省赣县中东部、贡江下游。面积120.9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圩,人口 4500。地处平江入贡江汇合口,因名江口。1950年设江口圩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复设江口镇。为县甘蔗重点产区,盛产稻、花生、油菜籽、红瓜子等。有造纸、板鸭、陶瓷、农机修配、副食品加工等厂。有牛市。京九铁路、323国道、兴江公路经此。贡江通木帆船。(6)在湖南省衡南县东南部。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江口,人口 4600。以其地处马水入耒水处,清设塘汛,故名江口。1949年设江口乡,1956年为冠市乡,1958年改江口公社,1984年建镇。1995年九龙乡并入。盛产茶叶、油菜籽。有渔场、林场、茶场,茉莉花茶畅销省内外。有内燃机配件、塑料、印刷等厂。设有圩场。有公路通市区。耒水可通航,境内江口鸟洲为省鸟类保护区。(7)在湖南省溆浦县西部、沅江东岸。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人口1.4万。地当溆水西入沅江口,故名。为县西部水陆要冲,明置江口驿,清设塘汛。1949年置镇,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镇。主产稻,并产柑橘、油桐、木材。有汽车修理、纸箱等厂。省属维尼纶厂、怀化市水泥厂、大江口煤矿矿部、洪江贮木场设此。设有圩场,为县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湘黔铁路经此设站。怀桃公路经此。(8)在湖南省洞口县西北部。面积101.2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人口 1200。居小江汇入平溪江处,故名。1950年为武冈县第六区,1952年设洞口县第二区。1956年为江口乡,1958年属江口公社,1984年置镇。主产稻、甘薯、玉米、油菜籽。特产生姜、魔芋、楠木。有榨油、印刷、纸箱、农机等厂及电站、林场、茶场、园艺场。为县西北部物资集散地。320国道经此。(9)在广东省封开县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77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街,人口 2450。因地处西江北岸的贺江口,故名。明洪武七年(1374年)迁安德巡检司于此。清俗称塘桥埇,民国称江口圩。1958年为封川县驻地。1959年属德封县。1961年置封开县,为县驻地。地处西江北岸阶地区。工业有森林化工、造纸、制糖、水泥、塑料、五金、制衣等。西江通航。321国道经此。江滨公园内建有北回归线标志塔。(10)在广东省始兴县西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 6190。镇人民政府驻江口圩,人口290。因地处墨江、浈江汇合口附近得名。1949年属始兴县二区。1956年设江口乡,1958年属南雄县始兴公社,1960年属始兴县沈所公社。1961年析置江口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乡,1994年设镇。地处始兴盆地西北边缘丘陵和河谷平原区。主产稻,并产花生、芝麻、柑橘、茶叶、红瓜子等。特产罗汉果和中草药材。有农机修配、竹木加工、红砖等厂及柑橘场等。为县西北水运货物集散地。323国道经此。(11)在广东省清新县东南部。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圩,人口 5160。因地处潖江汇入北江口附近,初名潖江口,简称江口。1949年前为永康二乡,1952年为清远县第五区。1957年设江口乡,1958年与源潭合建东风公社。1960年析置江口公社,1986年建镇。属潖江下游丘陵广谷。产稻、甘蔗、甘薯、花生。林产松、杉、竹、杂木等。有瓷土、石英、稀土等矿。有染织布、制衣、工艺、玩具、五金、制砖等厂。银英公路经此。古迹有贞俊禅师墓。(1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东北部、大湟江汇入浔江处。面积141平方千米。人口9.5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街,人口 7400。因地处大湟江口,故名。曾称瑶圩、永和圩。1950年属北大区。1958年设江口公社,1965年改区,1966年复公社。1980年置镇,1984年江口公社并入。产稻、甘蔗、木薯、花生、大豆、烟叶、黄麻、竹、龙眼、柑等。有造船、金属制品、农机、印刷、竹器工艺、酿酒、爆竹、造纸、玻璃工艺等厂。有农贸集市。水路通西江航运,公路通县城。(13)在重庆市武隆县东南部。面积82.9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场,人口 3000。三峡库区淹没土地面积0.0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34亩。因境内为芙蓉江汇入乌江处,故名。1932年析遗爱乡部分辖境分置江口镇。1939年遗爱乡并入,属彭水县辖地。1953年划入武隆县。1964年与蔡家、三河公社合并组建江口公社。1984年撤社建江口乡,1992年建镇。产玉米、稻、薯类、花生、板栗。有木器、面粉、水电等厂。319国道经此。江口港有重庆—江口班船。(14)在重庆市云阳县北部。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家坝,人口 5090。清末民初属云阳县北岸崇善里。民国中后期成立江口镇。以地处团滩河与汤溪河汇合口得名。1950年成立江口区。1985年置江口镇。产稻、小麦、玉米、薯类和柑橘。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有酒厂、煤厂、铁厂等。有云开、巫溪公路经此。(15)在四川省彭山县境东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人口 1480。以驻地江口得名。秦为武阳县治。1953年设双江镇,1958年为双江公社。1984年改江口乡,1985年置江口镇。1992年双河乡并入。有酿酒、食品加工、印刷、建筑、制茶等业。古为蜀西门户。为府河、南河汇入岷江处。彭回、汉新公路经此。岷江通短途客运。古迹有汉岩墓群、彭祖墓、齐山大佛、石龙等。(16)在四川省平昌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人口2万。镇区沿巴河两岸布列。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设江口镇巡检署,以位于通江入巴河交汇口得名。为县商贸集中地。南朝梁平州县、北周平昌县、隋归仁县均治此。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于此建江口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尚存。1949年为江口镇,1953年改城关镇,1961年改城关公社,1981年复名江口镇。有农机、玻璃、轴承、缫丝、纺织、皮革、酿造、食品等厂。达广公路经此,通江、巴河通航运。有刘伯坚烈士纪念碑、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石刻标语等。(17)在四川省剑阁县东北部。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口,人口 1600。因地处闻溪河入嘉陵江处西岸,故名。清同治年间兴场。1951年为江口乡,1958年为江口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置江口镇。为县晒烟生产基地。有酿酒、农机、粮油加工等厂及茶场。有多条公路接108国道。嘉陵江通航运。(18)在陕西省留坝县北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 4500。镇人民政府驻江口街,人口 2320。地处红岩河与太白河交汇处,以相对宁陕县东江口得名西江口。清简称江口。1912年改今名。1950年设江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设镇。主产稻、玉米、小麦,盛产核桃、苹果、花椒、生漆。有农具、粮食加工等厂。古为军事重镇。为北通太白、眉县、宝鸡,南接城固、洋县交通枢纽。有公路通城关镇。


猜你喜欢

  • 鱼村隘

    在今广东饶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饶平县: 鱼村隘 “在县 (今三饶镇) 东南。相近又有小榕隘”。

  • 老人岩

    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南四里。《舆地纪胜》卷114融州:老人岩“在城西五里。旧传有垂白老人柱杖悠扬其上。洞在山半,高峻不可登。旁有一洞穿出,阔五六丈,深二十丈。郡因其势,增延屋阁,凭栏一视,如在半天

  • 雍鸡县

    西汉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北。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北境。属郁林郡。东汉废。

  • 迎仙溪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北四十里。《清一统志·兴化府》:迎仙溪“源出北荻芦溪,东合蒜溪诸水,至江口入海”。

  • 石塘陂

    在今河南正阳县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50真阳县:石塘陂“东汉永平五年,汝南太守鲍昱甃石堰水,灌田数百顷。今堙”。在今河南省正阳县西北。《后汉书·鲍昱传》:东汉永平五年(62年)汝南太守鲍昱以郡多陂

  • 辟阳县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封审食其为辟阳侯国,后改为县,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东南。东汉废。《水经·浊漳水注》: 绛水故渎 “又东北径辟阳亭,…… 《地理风俗记》 曰: 广川西南六十里有辟阳亭

  • 万里长沙

    明代以后典籍中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屿的名称。见明黄衷《海语》、张燮《东西洋考》等。又称千里长沙。明以后典籍中指南海诸岛中一些岛屿。见明黄衷《海语》、张燮《东西洋考》、清魏源《海国图志》等。

  • 南新桥镇

    在今江苏江阴市南三十余里青阳镇南,实为青阳镇之南端。清光绪《江阴县志》 卷2: 青旸镇 “市廛繁密,大桥跨运河,居市之中,自北新桥至南新桥,街长三里余”。

  • 青村港镇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二十六里青村镇。清时有把总驻守。

  • 松山

    ①即今河北易县西南七十里松山。《方舆纪要》 卷12清苑县: 松山,“其山多松”。因名。②又作大松山。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以山上有古松盘曲,故名。北宋天禧四年 (1020),契丹主隆绪如鸳鸯泺,遂猎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