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西县

汾西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汾县置,属吕州。治所即今山西汾西县。大业初属临汾郡。唐武德初属吕州,治所在今汾西县南四十里申村。后属晋州。开元中移治今汾西县东南四十二里后义村。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还治今汾西县。政和间改属平阳府。金贞祐三年(1215)改属霍州。明属平阳府。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东麓、汾河西岸。属临汾市。面积879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5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永安镇。北齐置临汾县,为汾西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临汾县为汾西县,属吕州,大业初属临汾郡。《郡县释名》山西卷上:汾西县“县在汾河之西也”,故名。唐武德元年(618年)属吕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属晋州。五代因之。北宋政和末属平阳府。金贞祐三年(1215年)改属霍州。元属晋宁路。明、清俱属平阳府。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50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与霍县并为霍汾县,同年并入洪洞县。1960年恢复霍汾县,1961年恢复汾西县。1971年属临汾地区行署,2000年属临汾市。地处吕梁山背斜中轴隆起部与临汾盆地过渡地带。团柏河、对竹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棉花为主。矿产有煤、硫铁、铁、铝土、石膏、高岭土、耐火黏土、石灰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陶瓷、焦化、化工、机械、建材、酿酒等。108国道与霍石公路相连。名胜古迹有老爷顶、师家沟清代民居、吉祥碑等。


猜你喜欢

  • 沙沱寺

    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沙市镇。民国《云阳县志》卷1:沙沱乡有沙沱寺场。

  • 景福院

    南宋绍兴间建,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九十里景福镇。

  • 西宁镇

    亦作西安镇。在今江苏靖江市西,接泰兴市界。《清一统志·常州府二》“新丰镇”条下:“又有西善镇,在(靖江)县西四十五里。旧名镇海市,距通州泰兴新市五里。民居稠密,百货骈集,为邑巨镇。”(1)镇名。在四川

  • 茅冈长官司

    明正统中置,属永定卫。治所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北茅岗村。清雍正七年 (1729) 改属安福县,十三年 (1735) 改属永定县。又称茅冈司。明置,治今湖南省张家界市西北茅冈。属岳州。清废。

  • 大瑚布图河

    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南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交界之瑚布图河。《清史稿·地理志》 东宁厅:大绥芬河“径城北,南大瑚布图河,北缘俄东海滨省界,合小瑚布图河来会入之”。

  • 甲日宗

    即拉加里宗。今西藏曲松县。

  • 瑞岩弥勒造像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十五里海口镇北瑞岩山前岩上。上有瑞岩寺,北宋宣和四年 (1122)建。元代在寺西垣外利用岩石自然形态,巧妙凿成弥勒造像一尊,高约9米,宽约10米,全像造型比例准确,形神兼备,为石雕精品

  • 雁门郡

    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善无县 (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东汉移治阴馆县 (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三国魏移治广武

  • ①西周诸侯国。妘姓。后入于齐。在今山东即墨市西六十里壮武故城。《左传》:隐公元年(前722),“纪人伐夷”。杜注:“夷国在阳城壮武县。”②又名夷城父、城父邑。春秋时陈邑,后为楚邑。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

  • 神农城

    在今山西长子县东南羊头山。《元和志》卷15潞州长子县: “神农城,《后魏风土记》 曰: ‘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山下有神农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