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沁源县

沁源县

北魏建义元年(528)置,为义宁郡治。治所即今山西沁源县。《元和志》卷13:“因沁水为名。”隋开皇十六年(596)为沁州治,大业初属上党郡。唐复为沁州治。北宋属威胜军。金初属沁州,元光二年(1223)升为谷州。元复为沁源县,仍属沁州。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东南部、太岳山东麓。属长治市。面积 2554 平方千米。人口15.5万。辖5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沁河镇。西汉置谷远县,属上党郡。西晋废。北魏建义元年(528年)于谷远县置沁源县,为义宁郡治。因处沁水源头而名。《元和郡县志》:沁源县“因沁水为名”。隋开皇初废义宁郡,十六年(596年)于县置沁州,大业初州废。义宁元年(617年)于县置义宁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沁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沁州为阳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沁州。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废沁州,沁源县改属威胜军。金初属沁州,元光二年(1223年)升沁源为谷州。蒙古至元初废谷州,仍为沁源县,属沁州。明、清仍属沁州。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2年以朱鹤岭为界,南为沁源县,北建绵上县。1945年并为沁源县。1958年沁源县与沁县、襄垣县合并称沁县。1960年三县分治,恢复沁源县。1985年属长治市。沁河、柏子河、赤石桥河、紫红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谷子、豆类、小麦、莜麦、土豆为主。矿产有煤、铁、铝土、硫黄、石灰石、花岗石、石膏等。工业有煤炭、冶金、电力、化工、焦炭、机械、建材、陶瓷等。平屯、沁县—沁源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圣寿寺、灵空山、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等。


猜你喜欢

  • 嶀山

    在今浙江嵊县北二十八里。宋 《嘉泰会稽志》 卷9嵊县: 嶀山 “两岸峻壁,乘高临水,深林茂竹,表里辉映”。

  • 伊通县

    1913年改伊通州置,属吉林省吉长道。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1929年直属吉林省。1988年改设伊通满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由伊通州改置,治伊通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1988年

  • 夏港

    在今江苏江阴市西十里。《舆地纪胜》 卷9江阴军: 夏港 “春申君长子所开”。《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江阴县: 夏港在 “县西十里。北通大江,东南行出蔡泾闸与黄田闸合流入运河。…… 《江防考》: 县境

  • 天乳山

    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北三十里。《寰宇记》卷31耀州富平县:“天乳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两峰相对,类于乳形。”

  • 淮阳郡

    ①东晋义熙中土断置,属徐州。治所在角城县 (北齐改文城县,北周改临清县,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隋开皇初废。②西魏置,为辅州治。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境。北周废。③隋大业三年 (607)

  • 拨儿宾站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奇集湖与沙文斯克之间。元 《经世大典》: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 “拨儿滨站”。明改播儿宾站。

  • 闵山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6潜山:闵山“在县西八十里。有果老岭。产茶甚佳,山最深处曰蟠山,以蟠曲名”。

  • 王岭山

    在今江西永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王岭山“西接吉水县界,北接新淦县界,山高四十余里”。《清一统志·吉安府一》:王岭山“在永丰县西北三十里。……世传五代时,彭玕屯兵于此,土城尚存”。

  • 石堂山

    ①在今福建宁德市西北一百二十里。明王应山《闽都记》卷33福宁州:石堂山“在二十都。路通古田,山巅有石如堂,宋儒陈普居其下”。②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七十里。《寰宇记》卷35坊州中部县:石堂山,“《水经注》

  • 平靖县

    西魏置,为应州平靖郡治。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西北五十里。隋大业初废。古县名。西魏置,治今湖北省广水市西北。为平靖郡治。隋大业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