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置,在今四川梓潼县东。《方舆纪要》卷68梓潼县: 白垭堡“在县东。又东曰图山堡”。
北周武成元年 (559) 改白水县置,为邵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隋开皇初属邵州,大业三年 (607) 改为垣县。义宁元年 (617) 另置亳城县,属绛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四
南宋淳熙二年 (1175) 建,在今西藏拉萨市东郊。为藏传佛教蔡巴噶举之祖寺。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建,在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东郊。为藏传佛教蔡巴噶举之祖寺。
①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通江县西北部和南江县东北部析置,治涪阳坝(今四川通江县西北涪江镇)。后迁治新场坝(今通江县西北新场乡)、平溪坝(今通江县西北平镇)。1935年3月废。②又名红岩县。19
战国齐地。在今山东济宁市南五十里。《战国策·齐策一》:苏秦谓齐宣王曰:“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之道,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人不得过也。”即此。秦置亢父县。战国
①西汉置,属朔方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当即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西土城子古城。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南河上承西河,东径临戎县故城北,又东径临河县南,又东径广牧县故城北,径流二百许里,东会于河(北河
①春秋吴邑,后属楚。即今江苏丹阳市。《方舆纪要》卷25丹阳县:“本楚之云阳邑,秦曰曲阿县。”《清一统志·镇江府》 亦谓丹阳县为“战国楚云阳邑”。②战国秦邑。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四十里前头村北。《史记·秦
在四川崇州市西北和平乡。《元史·兵志三》:五路万户府军屯:置立于成都路崇庆之大栅镇孝感乡。“平阳军屯:置立于灌州青城、崇庆州大栅头”。
①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西晋废。②北魏景明三年 (502) 置,属南清河郡。治所即今山东高唐县。北齐属平原郡。隋属武阳郡。唐属博州,长寿二年 (693) 改崇武县,神龙元年
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南张八岭镇。旧属滁县。清康熙《滁州市》卷4:张八岭集“在州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