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洪州

洪州

①隋开皇九年 (589) 改豫章郡置,治所在豫章县 (今江西南昌市西)。《元和志》 卷28: 洪州“因洪崖井为名”。大业二年 (606) 复为豫章郡。唐武德五年 (622) 又改为洪州。贞观中,徙治今南昌市。天宝元年 (742) 再改为豫章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洪州,为江南西道治。宝应元年 (762)州治改名钟陵县,贞元中复改名南昌县。唐时辖境东起今江西永修、南昌、进贤诸县,西有铜鼓、修水等县,南至上高、万载县,北至武宁县。五代南唐升为南昌府。北宋复为洪州。太平兴国六年 (981) 后,以南昌、新建二县 (今江西南昌市) 为治所。南宋隆兴三年 (1165) 升为隆兴府。

②唐贞观三年 (629) 以处降党项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七年(633) 改为彭州。

③西夏升洪门镇置,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西南。元废。

④即洪州泊里长官司。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镇。


(1)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因州治内有洪崖井得名。治豫章县(唐宝应初改为钟陵县,贞元中改名南昌县,即今江西南昌市)。大业三年(607年)改为豫章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复为洪州。辖境相当今江西省修水、锦江、潦水等流域和赣江、抚河下游地。天宝元年(742年)复改豫章郡,乾元元年(758年)仍为洪州。五代南唐交泰元年(958年)升为南昌府,北宋初复为洪州,辖境缩小。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升为隆兴府。州境水陆四通,沃野垦辟,有鱼稻之饶,唐时有东南都会之誉。江南西道观察使、镇南军节度使先后治此。南唐末曾建为南都。宋为江南西路治。(2)西夏升洪门镇置,治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南部。元废。


猜你喜欢

  • 甘田

    即今广西乐业县西南甘田镇。1944年冬广西省府部分机关迁此。

  • 邪施县

    唐贞观元年(627)置,属郎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后废。十三年(639)复置,属播州。十四年(640)改名罗为县。

  • 思恩州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旧城镇。北宋属邕州右江道。元属田州路。明属广西布政使司。正统五年 (1440) 升为思恩府。唐置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东北旧城。属邕州都督府。

  • 大隐山

    ①在今浙江余姚市东南大隐镇。《新定九域志》卷5:大隐山,“夏侯曾先《地志》云:大隐山口南入天台北峰四明东足,乃谢康乐炼药之所”。《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大隐山,“晋虞喜三召不就,遁迹此山,因以为名”

  • 永隆山

    ①在今四川巫溪县北大巴山支脉。《清一统志·夔州府一》:永隆山“在大宁县北二百里”。②在今四川南川市西。《元和志》卷30宾化县:“隆化县以县西永隆山为名。”《寰宇记》卷120宾化县:“隆化县以县西二十里

  • 九薮

    古泽薮的总称。《周礼·职方》谓指扬州的具区、荆州的云梦、豫州的圃田、青州的望诸、兖州的大野、雍州的弦蒲、幽州的貕养、冀州的杨纡、并州的昭馀祁;《吕氏春秋·有始览》指吴的具区、楚的云梦、秦的阳华、晋的大

  • 小西洋

    ①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西洋岛。见于清《海国闻见录》图。②指今南海西部。元大德《南海志》卷7:“单马令国管小西洋。”“三佛齐国管小西洋”。元代及明代初期,似以马六甲海峡为准划分大、小西洋。③明末以后一般指

  • 遏根陀国

    在今埃及亚力山大。古为地中海东南岸主要港口。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遏根陀国,勿斯里之属也。相传古有异人徂葛尼,于濒海建大塔,下凿地为两屋,砖结甚密,一窖粮食,一储器械。塔高二百丈,可通四马

  • 朝那湫

    即湫渊。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8固原州: 朝那湫 “有二: 一在旧县东十五里; 一在旧县东北三十里,俱出山间,土人谓之东海、西海。二水相合,方四十里,水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两岸不生草木

  • 蛇头湾

    即今广东东莞市虎门镇西北蛇头湾。扼虎门之口,为海防要地。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73兵防: 东莞县有 “左哨头司额外外委一员,分防蛇头湾炮台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