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洪洞县

洪洞县

隋末改杨县置,属平阳郡。治所即今山西洪洞县。唐属晋州。《元和志》 卷12洪洞县: “因县北故洪洞镇为名。” 北宋属平阳府。元属晋宁路。明属平阳府。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南部。属临汾市。面积1853.9平方千米。人口72.6万。辖9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大槐树镇。因城南洪崖城北古洞得名。西周为杨侯国。春秋晋置杨氏县,治今县东南。西汉改为杨县,属河东郡。东汉因之。三国魏正始八年(247年)后属平阳郡。西晋因之,晋末废。北魏太平真君初置禽昌县,太和中移治今临汾市。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置杨县。隋义宁元年(617年)改杨县为洪洞县(即今治),属临汾郡。《元和郡县志》:洪洞县“因县北故洪洞镇为名”。《山西省通志》:“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唐属晋州。北宋属平阳府,熙宁五年(1072年)省赵城县入洪洞县;元丰三年(1080年)又复赵城县。金属平阳府。元洪洞县属晋宁路,赵城县属霍州。明并属平阳府。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赵城县改属霍州,洪洞县仍属平阳府。1914年洪洞、赵城二县俱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1年属太岳区。1949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洪洞县、赵城县合并称洪赵县,属晋南专区。1958年洪赵县与霍汾县并称洪洞县。1959年霍汾县析出。1971年属临汾地区。2000年属临汾市。地处临汾盆地北部。汾河、洪安涧河、曲亭河、大洪峪河、三交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棉花为主。矿产有煤、铁、铝土、硫黄、石灰石、石膏、紫石等。工业有煤炭、电力、建材、化工、机械、焦化、化纤、陶瓷、酿酒、造纸、食品等。同蒲铁路和108、309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广胜寺、明代监狱(俗称苏三监狱)、古大槐树、坊堆遗址、永一堡遗址等。


猜你喜欢

  • 洿谷镇

    金置,属朝邑县。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北。《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新市镇” 条: “洿谷镇在(朝邑) 县东北六十里。亦曰洿谷堡。三面陡绝,其险足恃。”

  • 威塞军

    五代方镇名。后唐同光二年 (924) 置,治所在新州 (治今河北涿鹿县)。领新、妫、儒、武四州。天福初地入契丹,废。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置,治新州(今河北涿鹿县)。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年)地入

  • 牟力结簇长官司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牟尼乡境。《明史·四川土司传》:洪武十八年(1385),“松州羌反,成都卫指挥成信等率兵攻其牟力等寨,破之”。后废。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 哈兰城卫

    明永乐五年 (1407)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吉林和龙县东北海兰河畔。后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今吉林省和龙市东古城。后废。

  • 茭湖岭

    在今浙江余姚市南。《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茭湖岭 “在县南五十里。山径峭险,亦四明(山) 之别岭也”。

  • 吐鲁番县

    1913年改吐鲁番厅置,属新疆迪化道。治所即今新疆吐鲁番市。1920年改属焉耆道。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84年改设吐鲁番市。旧县名。1913年以吐鲁番直隶厅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

  • 秘图山

    在今浙江余姚市北。《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秘图山 “在余姚县北六十七里。《旧经》 云,上有石匮,夏禹藏秘图之所”。

  • 马奈

    即今四川金川县西南马奈乡。《清史稿·明亮传》:乾隆三十九年(1774)正月,“与阿桂策定进军道,明亮自巴旺、布拉克底土司进次马奈。马奈山峻险,河南有地曰斯第,为贼寨障。明亮夜攻马奈”。即此。四十五年(

  • 钳矣州

    即钳矢州羁縻州,在今四川泸定县境。

  • 左里

    又作左蠡。城名。东晋卢循所筑,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左里镇。《晋书·卢循传》:义熙六年(410),卢循为刘裕所败,“欲遁还豫章,悉力栅断左里”。即此。里,又作蠡(《太平寰宇记》),因在彭蠡湖(今鄱阳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