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厅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1905.1) 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通肯城 (即今黑龙江省海伦市)。三十四年 (1908) 升为府。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海伦市。三十四年升为府。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1905.1) 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通肯城 (即今黑龙江省海伦市)。三十四年 (1908) 升为府。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海伦市。三十四年升为府。
1933年11 月由中华共和国 (福建人民政府) 置,省会在南平县 (今福建南平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建宁、将乐、沙县、尤溪、南平、建瓯、政和等县市以北、以西地。同年12月改为延建省。
三国魏咸熙元年 (264) 改野王典农置,属司州。治所在野王县 (今河南沁阳市)。西晋改河内郡。十六国赵复置。《晋书· 石勒载记下》: 东晋咸和三年 (328),刘曜围洛阳,“勒荥阳太守尹矩,野王太守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广西扶绥县西北思同村。宋属邕州左江道。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废入永康州。唐置羁縻州,置年不详,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北思同。明万历二十
即檀丘城。在今山东临沂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33沂州: 亶丘戍,“梁普通五年,彭宝孙克魏琅邪,进拔亶丘。既又拔魏东莞。即此”。
又作莽阿臣。原为明满泾站。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姆贡河北侧注入黑龙江处。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亨滚河口有 “莽阿臣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 卷1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一作罗碌山。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一百五十里。明代为瑶族聚居地。《明史· 广西土司传》: 洪武二十年 (1387),知府沈信言: “广西布政司参议杨敬恭为大亨、老鼠、罗碌山生瑶所杀,官军讨之,‘贼’ 登岩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五里。《明史·地理志》 蓟州: “东北有崆峒山。” 又 《方舆纪要》 卷11蓟州: 崆峒山,“相传黄帝问道处”。②又名空山。在今江西赣县南。《寰宇记》 卷108虔州赣县: 崆峒山
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三十里。《宋史·叛臣·吴曦传》: 南宋开禧二年 (1206),金人陷大散关,“曦退屯罝口”。即此。明置罝口巡司。
在今四川忠县西一百二十里拔山镇。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19忠州: “有拔山寺,与龙兴寺俱汉永平间建。” 寺以拔山为名。清设巡司于此。民国改设县佐。寺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