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沙场
在今浙江海盐县东北十七里海塘乡驻地之场前。《元丰九域志》 卷5海盐县: 有 “海盐、沙要(腰)、芦沥三盐场”。《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县城西旧有海沙场盐课司,本宋、元时置,明正统元年移置沙腰村,仍旧名。”
在今浙江海盐县东北十七里海塘乡驻地之场前。《元丰九域志》 卷5海盐县: 有 “海盐、沙要(腰)、芦沥三盐场”。《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县城西旧有海沙场盐课司,本宋、元时置,明正统元年移置沙腰村,仍旧名。”
即今安徽泾县东南六十里黄沙坑。《资治通鉴》: 唐武德六年 (623) 十一月甲申,“舒州总管张镇周等击辅公祏将陈当世于猷州之黄沙,大破之”。即此。(1)古镇名。在今安徽省泾县东黄沙岭下。唐武德六年(6
①原名张岩。在今福建安溪县西北二十里蓬莱山上。寺建于北宋元丰六年 (1083),相传是清水祖师陈普足圆寂前所建。此后多次维修、重建。现有岩宇依山面壑,作楼阁式,外观呈 “帝” 字形。分昊天口、祖师殿、
又作乌陇古河、乌伦古河。即龙骨河。今新疆青河、富蕴、福海三县境。有二源:东源布尔根河西流,西源青格里河南流,相会于青河县南,西流名乌伦古河,经富蕴县,至福海县西南,入布伦托海。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
即垛石桥。今山东济阳县西北垛石镇。清乾隆《济阳县志》卷1:杜家水口镇在“治西北三十里”。
在今广西南丹县南大厂镇。清设三厂汛,有把总驻守。
一作金吕城。在今甘肃永昌县北 (一说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晋书· 张轨传· 张天锡附传》: 东晋太元元年 (376),前秦苻坚遣将伐前凉,“天锡率万人顿金昌城”。即此。在今甘肃省永昌县北。《资治通鉴
在今山西灵丘县西南。《方舆纪要》卷44灵丘县:水南寨在“县西南五十里。址高四里,滱河径其北, 因名”。
隋开皇十八年 (598) 以寻阳县改置,为江州治。治所即今江西九江市。大业初改为湓城县。《旧唐书·地理志》 江州浔阳县: “隋改为彭蠡县,取州东南五十二里彭蠡湖为名。”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
1942年析五原县置,属绥远省。治所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塔尔湖镇。1946年改为晏江县。1942年4月由五原县西部析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刘长镇,同年11月迁治塔尔湖镇。1944年升县,隶绥远省。
在今山西朔州市东。《清一统志·朔平府》:东邵庄堡“在朔州东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