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辉阁
在今湖北蕲春县北蕲水南岸旧城。《方舆胜览》 卷49蕲州: 涵辉阁 “在郡治子城之上。苏子瞻在黄,客有道其胜而诵所赋 ‘霁容天在水,春态柳藏桥’ 之句。先生欣然谓以 ‘态’ 易 ‘色’ 字。此盖赋涵辉阁也。自是涵辉之名益著”。
在今湖北蕲春县北蕲水南岸旧城。《方舆胜览》 卷49蕲州: 涵辉阁 “在郡治子城之上。苏子瞻在黄,客有道其胜而诵所赋 ‘霁容天在水,春态柳藏桥’ 之句。先生欣然谓以 ‘态’ 易 ‘色’ 字。此盖赋涵辉阁也。自是涵辉之名益著”。
在今福建宁德市东南。明嘉靖 《福宁州志》卷2 《山川》宁德县: 金瓯山 “在一都。四际平旷,山突出如覆瓯,故名。又曰覆釜”。
即今新疆天山。《山海经· 北山经》:敦薨之山 “敦薨之水出焉,而西 (东) 流注于泑泽”。《水经·河水注》: 敦薨之水 “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即此。古山名。《山海经·北山经》:“敦薨之山……敦薨水出
在今四川垫江县东南。《清一统志·忠州》:曲尾山“在垫江县东南六十里。冈陇延袤,如兽环尾”。
元置,属庆远南丹州安抚司。治所在今广西凤山县北。后废。
明洪武十八年 (1385) 置,属维摩州。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南旧莫。隆庆三年 (1569) 废。
①即今福建福州市西侧乌石山。《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 乌石山,“唐天宝八载改曰闽山。宋熙宁间,郡守程师孟改曰道山”。②一名灵峰。在今湖南宁乡县东三十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灵峰 “一名道山。以
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北四十里。海拔1803米。《方舆纪要》卷18龙门所:北高山“峻拔,经夏冰雪常存”。
在今安徽郎溪县东三十里,桐水所经。《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大溪山“在建平。《图经》云,即桐水也”。
又称菏泽、龙池。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史记·夏本纪》:“导菏泽。”《正义》引《括地志》:“菏泽在曹州济阴县东北九十里定陶城东,今名龙池,亦名九卿陂。”
亦作白都讷站。清初置,在今吉林松原市(旧扶余县)北。为吉林(今吉林省吉林市)通往黑龙江(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龙江至北京交通重要驿站。康熙三十二年(1693)另筑砖城于站南,设付都统驻防,即今松原